[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侧光式背光模组及其光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7882.3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洪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00 | 分类号: | F21V1/00;G02F1/13357;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侧光式 背光 模组 及其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侧光式背光模组及其光源。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从而使液晶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一般由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组、边框等组成。目前光源主要有EL CCFL及LED三种背光源类型,其中,EL光源由于低效率、低亮度以及短寿命的缺点,使其不适用于大型LCD这样的透射型背面照明用途;CCFL提供了用于大型LCD所需的亮度和寿命,但是随着更高效、设计使用更灵活的LED大量出现,CCFL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原来以荧光灯管作为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正逐步被LED液晶显示装置所取代。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背光模组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底背光式),随着背光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方向发展,侧光式背光模组使用相对较多。综上,采用LED作为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成为背光模组发展的主流。
在LED侧光式背光模组中,通常在支架内安装LED颗粒,然后将各个安装LED颗粒的支架通过焊盘焊接在柔性印刷电路(FPC)上形成LED灯条,将LED灯条设置在导光板侧部,导光板正面设置光学膜片组,对于无铁框设计的背光模组,采用白色胶框为边框。
对于上述结构的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由于LED颗粒11安装在支架12内,LED颗粒11点亮后产生的光会从四周的支架12漏出来,造成支架边缘漏光,并且由导光板反射回来的光将会在支架上再一次反射。如图2所示为胶框漏光示意图,由于支架的漏光和边缘反射作用,使得灯前的胶框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漏光,如图3所示为带触控产品的触控按键漏光示意图,LED颗粒11点亮后,光线透过胶框13产生胶框漏光,带触控产品对应位置设有导光膜14,则可能因胶框漏光而造成触控按键漏光。
此外,FPC材质通常为PI,并且由于厚度较薄,如图4所示,FPC15后侧胶框13没有挡墙结构,LED颗粒11点亮后,当光线由支架上方漏出来时,光线会透过FPC15,产生FPC漏黄光。
因此,提供一种不漏光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侧光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侧光式背光模组及其光源,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包括:多个发光组件和柔性电路板,每个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的发光件、设置于所述支架外表面的焊盘,其中,所述焊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焊接,所述支架的外表面设置有遮光层,且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中所述发光件所在的发光面不设置所述遮光层。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层通过黑色涂料涂覆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涂料中包括导电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涂料中包括导热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层的厚度在5微米至20微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中所述发光面相对的一侧表面不设置所述遮光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支架内后,将所述发光面向下,通过在所述支架上方设置喷头对所述支架进行喷涂而形成所述遮光层。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层通过黑色涂料涂覆后,进行疏水处理形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部,且所述光源为上述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光式背光模组和设置于所述侧光式背光模组上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侧光式背光模组为上述侧光式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侧光式背光模组及其光源,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在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中发光组件支架的外表面设置遮光层,且支架的外表面中发光件所在的发光面不设置遮光层,解决了当发光件点亮时支架边缘漏光问题,并且遮光层能够吸收反射到发光件表面的光,进而解决了因发光组件侧边漏光或支架反射的光线,造成灯前胶框漏光或FPC漏黄光的问题。并且,遮光层设置在支架表面不会因吸光影响光源的发光亮度,同时遮光层的位置避开发光面不会影响光源的发光效果。
(2)遮光层通过黑色涂料涂覆形成,具有强的吸光性能。黑色涂料中包括导电材料可以有效的帮助发光组件释放静电。黑色涂料中包括导热材料有助于发光组件散热,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可靠性。
(3)设置遮光层的厚度在5微米至20微米之间,满足遮光性能的同时保证了背光模组的薄型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7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缆除尘装置
- 下一篇:可插拔无线模块的可拆卸式调光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