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牵引飞行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8113.5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杰;张清;刘超;孙腾飞;刘县龙;刘小川;崔岩;舒兆鑫;李鹤;陈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1/22 | 分类号: | B64F1/22;B64F1/10;B64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牵引 飞行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牵引飞行器系统,轨道一侧设有接触网,用于给牵引车上的供电装置提供电能,牵引车上还装有缆绳,供电装置用于给行进驱动电机、缆绳收放电机和缆绳供电,缆绳一端与飞行器连接,用于给飞行器提供牵引力作为其飞行动力,并向飞行器提供电能作为其部件及设备的能源,缆绳还用于向飞行器传输控制信号;运营管控中心用于控制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以及飞行姿态,还用于控制牵引车的运行;停机层位于轨道上方,停机层设有用于缆绳通过的间隙,轨道的中心线在停机层上的投影与所述间隙相重合,所述间隙与停机层边缘的相交处设有弧形口,所述弧形口与所述间隙相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牵引飞行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市交通方式有步行、自行车、小型汽车、地铁、火车和飞机等,统计调查表明,5公里以下距离出行优选步行,10公里以下距离出行优选自行车,30公里以下距离出行优选小型汽车,100公里以下距离出行优选地铁,100公里以上距离出行优选火车,500公里以上距离出行优选飞机,但综合出行距离和心理舒适度来说,50公里至200公里的距离段为上述交通工具未能覆盖的区域,因此需要在50公里至200公里的距离段之间设计一种出行距离和心理舒适度都能达到标准的交通方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牵引飞行器系统,包括飞行器、牵引车、轨道、停机层和运营管控中心;
牵引车上装有行进驱动电机、缆绳收放电机、缆绳收放单元和供电装置,供电装置用于给行进驱动电机、缆绳收放电机和缆绳供电,行进驱动电机用于给牵引车的行进提供电力,缆绳收放单元上绕有缆绳,缆绳收放电机用于控制缆绳的放出和收回,缆绳的一端与飞行器连接,缆绳用于给飞行器提供牵引力作为其飞行动力,并向飞行器提供电能作为其部件及设备的能源,缆绳还用于向飞行器传输控制信号;
轨道用于为牵引车提供行进路线,轨道为单轨轨道,轨道一侧设有接触网,用于给供电装置提供电能,即在牵引车行进过程中,供电装置始终与接触网连接;
所述运营管控中心用于控制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以及飞行姿态,还用于控制牵引车的运行,即飞行器和牵引车上均无驾驶员,全凭远程控制运行;
停机层位于轨道上方,停机层设有用于缆绳通过的间隙,轨道的中心线在停机层上的投影与所述间隙相重合,所述间隙与停机层边缘的相交处设有弧形口,所述弧形口与所述间隙相切,所述弧形口用于在飞行器往停机层上停靠的过程中,缆绳能顺利进入停机层,若缆绳在底面的投影与轨道中心线有夹角,则在飞行器停靠过程中,缆绳会与所述弧形口相撞,然后沿着所述弧形口被引入所述间隙中。
优选的,飞行器采用翼身融合布局,其机翼后缘沿翼展方向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襟翼、外襟翼和副翼,机翼翼梢处设有小翼,机尾设有升降舵,通过内襟翼、外襟翼、副翼、小翼和升降舵来控制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以及飞行姿态。
优选的,飞行器的起落架采用小车式布局,前起落架具有转弯功能。
优选的,飞行器的登机门位于机腹,所述登机门放下后作为登机梯,飞行器顶部设有应急出口,为了节省空间将登机门和登机梯合二为一。
优选的,牵引车上装有车轮,行进驱动电机驱动车轮在轨道上行进。
优选的,缆绳包括高强度纤维、电源线、信号线和避雷线,缆绳两端设有用于检测张力的传感器,其中电源线用于给飞行器传输电力,信号线用于给飞行器传输控制信号,而通过监控所述传感器监测获得的数据,可实现巡航过程中的缆绳自动收放,以应对紊流。
优选的,所述运营管控中心通过无线信号控制飞行器和牵引车,便于信号收发,省去了线缆维护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牵引飞行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飞行器上无飞行员,轨道牵引车也无司机,节省人员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