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光平底PCR反应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8281.4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姚世平;刘光中;姚洪涛;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倍肯创新诊断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顺义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平底 pcr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透光平底PCR反应管。
背景技术
等温PCR仪等系列设备,其原理是使用荧光定量检测的方法来检测目标单位含量。实际应用中,PCR反应管作为被测液载体被使用。如图5所示,为目前行业内流通使用的反应管结构,其为圆锥形,此种结构对光线有明显的散射性,如图6所示,为圆锥形结构的光路图,光线经反应管后光线发散投射,使测试设备采集到的光线量有所下降,间接影响了测试效果,易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反应管本体对光线影响的不足,为测试设备提供良好的测试条件,降低测量的误差,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透光平底PCR反应管,该反应管在等温PCR检测过程中作为测试样本容器来使用,采用上圆下方的结构设置,既保留圆口使用的便宜性,又为测试使用的透射光提供了可垂直进出的方形通道,避免了弧形结构对光线的散射和削弱,大大降低了反应管本体对测试的影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透光平底PCR反应管,包括管体和铰接于管体顶端侧边上的上盖,管体用于盛装待测液体,上盖加盖于管体上端,保证整个反应管较好的密封,管体采用折射率小、透明度高的环保材料制成,可将透射光线的损失降到最低,较好的提高检测效果。
所述的管体采用上圆下方的结构布局,管体从上到下依次为管体上段、过渡段和管体下段,管体上段和管体下段通过过渡段连接。
所述的管体上段为圆柱体结构,圆口使用较为便捷,管体上段内壁上设置有一圈下凸起。
所述的过渡段由光滑平面组成。
所述的管体下段为长方体结构,管体下段为测试设备的透光区域,管体的下段前后的透光平面平行,可以将透射的光线损失降到最低。
所述的上盖包括一个中空圆柱,中空圆柱的外径与管体上段的内径相同,中空圆柱外壁设置有一圈与下凸起相配套的上凸起;中空圆柱插入到管体上段内部,上凸起和下凸起相互配合卡扣连接,实现上盖对管体的密封,密封效果较好,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管体内的液体不会外溢,提高检测的精度,避免测量装置误差。
优选的,管体上段的直径大于管体下段的底边长,方便试验人员将待测液体加入到管体内部,管体下段为测试设备的透光区域,使用较少的待测液即可满足检测要求,满足部分试验中极少待测液量的检测需求。
优选的,所述的管体下段的长在3.8-4.2mm之间,管体下段的宽在2.8-3.2mm之间,管体下段的高在6.8-7.2mm之间,申请人经过大量的试验,得出管体下段设置的尺寸能够满足90%以上的试验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新颖,管体采用上圆下方的结构设计,既保留圆口使用的便宜性,又为测试使用的透射光提供了可垂直进出的方形通道,避免了弧形结构对光线的散射和削弱,大大降低了反应管本体对测试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使用过程中管体下段的光路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该反应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背景技术中目前行业内流通使用的反应管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圆锥形结构的光路图;
图7为验证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实验模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高透光平底PCR反应管,包括管体1和铰接于管体1顶端侧边上的上盖2,管体1盛装待测液体,管体1采用折射率小、透明度高的材料,可将透射光线的损失降到最低,较好的提高检测效果。
本设计中管体1的下部分为测试设备的透光区域,为了将透射的光线损失降到最低,较好的提高检测效果,所述的管体1从上到下依次为管体上段10、过渡段11和管体下段12,管体上段10和管体下段12通过过渡段11连接;所述的管体上段10为圆柱体结构,管体上段10内壁上设置有一圈下凸起101;所述的过渡段11由光滑平面组成;所述的管体下段12为长方体结构。
为了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管体1内的液体不会外溢,保证检测的精度及效果,避免测量装置误差,所述的上盖2包括一个中空圆柱20,中空圆柱20的外径与管体上段10的内径相同,中空圆柱20外壁设置有一圈与下凸起101相配套的上凸起201;中空圆柱20插入到管体上段10内部,上凸起201和下凸起101相互配合卡扣连接,实现上盖2对管体1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倍肯创新诊断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倍肯创新诊断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钩表
- 下一篇:反转压缩助力起动装置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