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析滤纸干血片血样是否合格的智能血卡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8460.8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冯健明;李仙玲;陈乐建;张冠营;席睿;郑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析 滤纸 干血片 血样 是否 合格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滤纸干血片血样是否合格的智能血卡分析系统,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上的上壳,所述的上壳内设置有系统控制器、与所述系统控制器信号连接的PC终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电连接的开关电源以及用于将血卡输送进上壳内部并翻转血卡的血卡伸缩机构和血卡翻转机构;所述的系统控制器信号连接有拍照机构和存储器,所述的系统控制器控制血卡伸缩机构和血卡翻转机构动作。通过上述方式,使用本发明的智能血卡分析系统,实现采血点与筛查中心数据快速实时对接,极大的方便了对血卡的采样、检测和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因人工操作产生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分析滤纸干血片血样是否合格的智能血卡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全血滴在滤纸片上制成滤纸片干血斑,有很好的生物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滤纸干血片是血液标本和运输极好的载体。滤纸干血片血斑采集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过程的首个环节,标本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血片采集不合格是筛查漏诊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漏诊将会延误治疗,对新生儿造成终生影响。智能血卡分析系统是一款可以快速烘干血片,自动拍照,智能分析血斑图像,数十分钟内即可直接判定采样是否合格的分析系统;是一款可以快速信息录入,与网络筛查中心实时数据对接的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国内尚未有此类产品,现在还是依靠人工肉眼观察判定滤纸干血片采集是否合格,采血点手工填写血卡信息,递送筛查中心后,由筛查中心录入血片信息。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采血点没有对血片进行质量控制,对各种不合格原因1)血滴未能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渗透不全; 2)样本量不足,血斑直径小于8mm;3)血斑有凝块;4)血斑有溶血环;5)血斑表面有污染;6)血斑粘边过度;7)血斑正反面采血;没有执行标准的判定,采样后直接递送筛查中心。
(2)采血点收取的样本汇集到新筛中心,再由筛查中心录入血片信息,人工录入可能因人为因素产生导致人员信息与样本的不对应。
(3)筛查中心还担负样本质量合格控制工作,收到血片后才能确定血片是否合格。当采血卡不合格时,面临来回递送血片。耗时较长(约新生儿出生7-10天后),召回重采时,新生儿已经出院,重采工作难度增加。
(4)传统的血片自然风干耗时较长(短则3~4小时,长则一天),一般新生儿出生72小时采血,而现在大多数顺产新生儿72小时就出院,血片不合格时,召回重采比较困难。
(5)采血点与筛查中心数据不能快速实时对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分析滤纸干血片血样是否合格的智能血卡分析系统,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采血点与筛查中心数据不能快速实时对接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分析滤纸干血片血样是否合格的智能血卡分析系统,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上的上壳,所述的上壳内设置有系统控制器、与所述系统控制器信号连接的PC终端、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电连接的开关电源以及用于将血卡输送进上壳内部并翻转血卡的血卡伸缩机构和血卡翻转机构;所述的系统控制器信号连接有拍照机构和存储器,所述的系统控制器控制血卡伸缩机构和血卡翻转机构动作。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血卡放置血卡伸缩机构上时,系统控制器控制血卡伸缩机构和血卡翻转机构动作,将血卡输送入仓,给拍照机构拍摄血卡的正面图像,血卡翻转机构将血卡翻转,给拍照机构拍摄血卡的反面图像,将图像信息传输至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对该血卡的正反面图像进行处理,并将处理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系统控制器与PC终端建立信号连接,实时将图像信息传输至PC终端中,与筛查中心实现实时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系统控制器为工控主板,所述工控主板信号与存储器和PC终端信号连接。采用上述方式,工控主板处理图像信息并将其传输至PC终端中,实现筛查中心对血卡上的血样进行远程监控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4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制品双头清废装置
- 下一篇:混凝土综合管廊立式成型模具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