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塑组合电缆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8501.3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省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省三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E02D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乔会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电缆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钢塑组合电缆沟。
背景技术
电缆沟是电缆线路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主要用来放置电缆,保护沟内电缆不受损伤。按设计要求开挖并砌筑,沟的侧壁焊接承力角钢架并按要求接地,上面盖以盖板的地下沟道,就是电缆沟。它的用途就是敷设电缆的地下专用通道。
传统电缆沟为有盖板的沟道,敷设和维修电缆时都必须揭开盖板,很繁琐、不方便,沟内还容易淤积赃物、积水。车辆违章通行容易压垮电缆沟壁或压碎盖板,导致电缆损伤。
现有的电缆沟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的,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受天气、现场条件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塑组合电缆沟,本电缆沟设计合理,所有部件均采用工厂标准化生产,质量可控,综合成本低,在施工现场能快速安装,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使得施工对道路的影响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塑组合电缆沟,包括若干个依次相连的电缆沟单元,所述电缆沟单元包括位于底部的混凝土基础和位于混凝土基础上面的钢结构、以及钢结构外部包裹的SMC面板,所述钢结构中部用于供管线穿过,所述混凝土基础的宽度大于所述钢结构的宽度,且所述电缆沟每隔30m设有一个收缩缝,在收缩缝的两侧设有钢结构柱。
优选地,所述钢结构为长方体结构,且由型钢结构搭建而成,所述钢结构与混凝土基层之间用预埋地脚螺栓连接的,SMC面板与预制混凝土基层之间遇水膨胀止水带密封。
优选地,所述SMC面板为球面结构,所述SMC面板四周设有翻边法兰,所述翻边法兰上设有螺孔,用于相邻两个SMC面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翻边法兰边沿设有密封槽和定位翻边,所述密封槽用于粘贴密封胶条;所述定位翻边用于保证相邻两个SMC面板的装配精度。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基础为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基础。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基础上设置3个呈三角形布置的定位凹凸槽,用于相邻两个混凝土基础之间的连接和定位。
优选地,所述钢结构与SMC面板之间用塑料螺栓进行连接,所述SMC面板外设有防腐涂层和薄形防火涂层。
优选地,所述钢结构外涂有加重腐蚀涂层和防火涂层。
优选地,所述电缆沟外表面包裹有防渗膜。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材料消耗低、抗腐蚀、寿命长,氪标准化生产,现场拼装施工,大大降低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钢塑组合电缆沟的电缆沟单元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钢塑组合电缆沟的电缆沟单元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为压条,2为密封胶条,3为不锈钢螺栓,4为球形面板,5为遇水膨胀止水带,6为型钢,8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9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基础,10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钢塑组合电缆沟,包括若干个依次相连的电缆沟单元,所述电缆沟单元包括位于底部的混凝土基础和位于混凝土基础上面的钢结构、以及钢结构外部包裹的SMC面板,所述钢结构中部用于供管线穿过,所述混凝土基础的宽度大于所述钢结构的宽度,且所述电缆沟每隔30m设有一个收缩缝,在收缩缝的两侧设有钢结构柱,增加收缩缝两侧单元体的强度,稳定结构。
其中,如图1-4所示,是本发明中电缆沟单元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电缆沟单元包括位于底部的混凝土基础和位于混凝土基础上面的钢结构、以及钢结构外部包裹的SMC面板,所述混凝土基础的宽度大于所述钢结构的宽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沟单元的混凝土基础为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基础,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底部为平面结构,公模上面为槽型结构,该凹槽结构中设置母模,所述公模和母模分别设置螺孔,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母模和公模之间设置密封槽口,用于安装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包括:天然橡胶止水条、三元乙丙止水条、双组份聚硫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聚氯乙烯胶泥、雨水膨胀止水条、雨水膨胀止水胶、聚乙烯闭孔泡沫板等,本实施例中密封条采用天然橡胶止水条;另外,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埋地脚螺栓,通过地脚螺栓与素混凝土基础上的钢结构连接,并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带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省三,未经杨省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