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9022.3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9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浩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蛔虫病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蛔虫进入胆管、胰腺、阑尾及肝脏等脏器,或蚴虫移行至肺部、眼、脑、甲状腺及脊髓等器 时,可导致相应的异位性病变,严重时可引起胆管炎、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蛔虫病的主要症状有夜间磨牙、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灰白大便、蛔虫感染、肠壁坏死、小儿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与呕吐、咳嗽、食欲异常和发热。蛔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内,症状的轻重与蛔虫数目的多少,所在部位均有关系。轻者小儿仅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脐周或稍上方,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个别患儿可有偏食或异食癖(喜吃炉渣,土块)。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贫血甚至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较差等现象。目前治疗蛔虫病的药物有多种,譬如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噻嘧啶、哌嗪、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头昏、失眠、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下降及乏力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蛔虫病存在不良反应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白杨树皮10-30份、凤眼果5-25份、十大功劳叶5-25份、榧子5-20份、川山橙根5-25份、牡荆叶5-25份、白牛胆根5-25份、丝瓜子5-20份、石花菜5-25份、刺玫果10-30份、草问荆5-20份、草豆蔻 5-25份、小肺筋草5-25份、鬼箭羽5-20份、蕨麻5-25份、苦楝皮5-20份、打破碗花花5-25份、青皮5-20份、娃娃拳5-25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白杨树皮20份、凤眼果15份、十大功劳叶15份、榧子10份、川山橙根15份、牡荆叶15份、白牛胆根15份、丝瓜子12份、石花菜15份、刺玫果20份、草问荆10份、草豆蔻 15份、小肺筋草15份、鬼箭羽12份、蕨麻15份、苦楝皮10份、打破碗花花15份、青皮12份、娃娃拳15份、甘草10份。
祖国医学认为 “蛔闻甜则起,遇酸则止,遇辛则伏,遇苦则安”,故治宜用酸以安蛔,辛以驱蛔,苦以下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重用味酸的刺玫果,用以安蛔,为君药。白牛胆根、牡荆叶二药味辛,用以驱蛔,为臣药。白杨树皮、川山橙根、丝瓜子、草问荆四药味苦,性寒,具有下蛔的功效;苦寒之药皆伤脾胃,故用凤眼果、娃娃拳以健脾和胃;榧子、苦楝皮、石花菜、小肺筋草、鬼箭羽、打破碗花花具有清热燥湿、消积杀虫、驱蛔通便的功效,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草豆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燥湿健脾,十大功劳叶、蕨麻清热补虚、益气补血,以上诸药共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臣使共辅,具有健脾和胃、清热燥湿、通便驱虫、行气止痛、消积杀虫的功效,对蛔虫病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7.6%,治愈率8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白杨树皮20g、凤眼果15g、十大功劳叶15g、榧子10g、川山橙根15g、牡荆叶15g、白牛胆根15g、丝瓜子12g、石花菜15g、刺玫果20g、草问荆10g、草豆蔻 15g、小肺筋草15g、鬼箭羽12g、蕨麻15g、苦楝皮10g、打破碗花花15g、青皮12g、娃娃拳15g、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蛔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白杨树皮15g、凤眼果25g、十大功劳叶10g、榧子20g、川山橙根5g、牡荆叶25g、白牛胆根10g、丝瓜子20g、石花菜5g、刺玫果30g、草问荆12g、草豆蔻 25g、小肺筋草5g、鬼箭羽20g、蕨麻10g、苦楝皮15g、打破碗花花5g、青皮20g、娃娃拳10g、甘草5g。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浩,未经刘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9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