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9073.6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清;关文娟;尚广浩;姚琨;李青刚;曾理;曹佐英;肖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1/00 | 分类号: | C01G41/00;B01D61/4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极膜 电渗析 制备 偏钨酸铵 溶液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钨酸铵溶液经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处理,直接转化得到偏钨酸铵溶液;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系统的膜堆为双极膜和阳膜组成的两隔室单元结构,两隔室包括酸化室和碱室;所述的酸化室的启动溶液为钨酸铵或偏钨酸铵溶液,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不断向酸化室中补充钨酸铵溶液,在直流电场力的作用下,经过双极膜电渗析过程实现钨酸铵溶液中部分铵离子的脱除和pH值的降低,直接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的酸化室获得偏钨酸铵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器系统的膜堆为一种两室双极膜电渗析膜堆,由多个膜对组成;按阳极到阴极的方向,依次为隔板、阴膜、隔板、若干重复单元、双极膜和隔板;重复单元由双极膜、隔板、阳离子交换膜和隔板依次交替重复排列而成;其中,双极膜的阴膜侧向阳极,双极膜的阳膜侧向阴极;阳极与膜堆外侧的阴膜之间构成阳极室,阴膜与重复单元的第一张双极膜的阴膜侧之间构成碱室(1),重复单元中双极膜的阳膜侧与阳离子交换膜之间为酸化室,阳离子交换膜与双极膜的阴膜侧之间为碱室(2),膜堆外侧的双极膜的阳膜侧和阴极之间构成阴极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包括双极膜电渗析器、酸化室溶液循环槽、碱室溶液循环槽、极室溶液循环槽,酸化室溶液循环输送泵、碱室溶液循环输送泵、极室溶液循环输送泵;
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器由装有阳极的阳极室、装有阴极的阴极室、位于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的膜堆和将上述各组件固定在一起的夹紧装置组成;
所述的酸化室溶液循环槽通过酸化室溶液循环输送泵与膜堆中的各酸化室连接,所述的酸化室还设置有将物料回流至酸化室溶液循环槽的循环管路;
所述的碱室溶液循环槽通过碱室溶液循环输送泵与膜堆中的各碱室连接,所述的碱室还设置有将物料回流至碱室溶液循环槽的循环管路;
所述的极室溶液循环槽通过极室溶液循环输送泵与膜堆中的阳极室和阴极室连接,所述的阳极室和阴极室还均设置有物料回流至极室溶液循环槽的循环管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碱室溶液在碱室与碱室溶液循环槽之间循环流动;极室溶液在极室与极室溶液循环槽之间循环流动;酸化室溶液在酸化室与酸化室溶液循环槽之间循环流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酸化室溶液的WO3浓度在400g/L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酸化室中补充的钨酸铵溶液WO3浓度在350g/L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酸化室溶液的pH值为2.0-4.0。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室的溶液为氨水、碳酸氢铵、碳酸铵或硝酸铵的单一或混合水溶液,碱室的溶液中的铵离子浓度大于0.1mol/L。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偏钨酸铵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酸化室溶液循环槽中溶液WO3浓度在400g/L以下;控制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酸化室溶液循环槽中溶液的pH值为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90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