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钳具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0146.3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海;王远航;周天保;陈庆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3/24 | 分类号: | G01B3/24;G01B5/08;G01B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祁文彦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嘴 钳体 钳牙 磨损 游标卡尺 钢筋 测量钳 交叉处 测管 读盘 夹持 钳具 转轴 测量 读取 闭合 手柄 阶梯结构 楔形分布 阶梯面 测孔 弧口 相切 指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钳具及测量方法,钳牙于钳体上呈楔形分布,每个钳牙为阶梯结构,每个阶梯面为一个被测钢筋的直径;其中一个钳体的交叉处设置有读盘,另一个钳体的交叉处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指针,握紧钳具手柄,夹持所测钢筋在弧口位置,或夹持在钳牙处,通过在读盘上读数就可以确定所测钢筋直径规格;保持钳嘴闭合,将钳嘴推进所测管中至相切,读取钳嘴刻度就可以确定所测管的内径或所测孔的孔径,操作和读数都较游标卡尺方便、简单,本发明结构简单,本发明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磨损,因为钳嘴上设置钳嘴帽可以在不使用钳具时,起到保护钳嘴刻度的作用,读盘刻度不容易被磨损,避免了使用游标卡尺容易被磨损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钳具,可以满足测定建筑工程中钢筋直径规格、小孔孔径及细管内径的需求,特别针对于施工工地等对测定钢筋直径规格有使用要求的地方。
背景技术
目前,测定钢筋直径规格,小孔孔径和细管内径的方法为游标卡尺法,但在施工工地等场合使用易于磨损,且价格相对昂贵,读数繁琐,对工人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测定钢筋直径规格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施工工地等场合的耐磨损的测量钳具,该测量钳具可用于测定建筑工程中钢筋直径规格、小孔孔径和细管内径。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量钳具,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两个钳体,两钳体的前端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钳牙,钳牙与交叉处之间的钳体上开设有凹形弧口,其特征在于:钳牙于钳体上呈楔形分布,每个钳牙为阶梯结构,每个阶梯面为一个被测钢筋的直径;其中一个钳体的交叉处设置有读盘,另一个钳体的交叉处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指针,读盘转动连接于转轴上,两个钳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实现两个钳体的闭合或张开,两个钳体闭合时,钳体上设置的校准线与读盘上设置的校对标识线成一条直线,即校准线与指针成一条直线;两个钳体张开时,指针相对读盘转动,指向读盘刻度;读盘为不均匀分格,每格标注对应一种钢筋直径规格,每种规格直径值相差两毫米,读盘量程能覆盖中小钢筋直径规格。指针通过转轴与一半的钳体固接,读盘连接在另一半的半钳体上,读盘可平面转动以实现校零。
两钳体的顶端为钳嘴,单个钳体的钳嘴呈60度半圆锥结构,两个钳体闭合时,钳嘴贴合呈一个完整的60度圆锥,锥面上设置有钳嘴刻度。
两个钳体的尾端为手柄,手柄上包裹有绝缘塑料套。
优选地,测量钳具还包括一个钳嘴帽,钳嘴闭合时,钳嘴帽套设于钳嘴上,用以保护钳嘴及钳嘴刻度。
一种测量钢筋直径的方法,包括:所测钢筋夹持在测量钳具两个钳体的凹形弧口中,握紧手柄,读取指针在读盘上的读盘刻度,即为所测钢筋的直径。或者锁定两个钳体之间的张角,将所测钢筋夹持在两个钳体的钳牙之间,读取钳牙刻度即为所测钢筋的直径。
一种测量管内径的方法,包括:握紧手柄,保持钳嘴闭合,将钳嘴推进所测管中至钳嘴与所测管内壁相切,读取钳嘴刻度,即为所测管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握紧钳具手柄,夹持所测钢筋在弧口位置,或夹持在钳牙处,通过在读盘上读数就可以确定所测钢筋直径规格;保持钳嘴闭合,将钳嘴推进所测管中至相切,读取钳嘴刻度就可以确定所测管的内径或所测孔的孔径,操作和读数都较游标卡尺方便、简单,本发明结构简单,本发明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磨损,因为钳嘴上设置钳嘴帽可以在不使用钳具时,起到保护钳嘴刻度的作用,另外,读盘刻度是在读盘中,更不容易被磨损,避免了使用游标卡尺容易被磨损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该钳具的整体外观图。
图2为该钳具的分解图。
图3为测定钢筋直径规格的一种工作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1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