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装配式结构梁板连接的支撑结构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0176.4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宏;毕佳男;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04 | 分类号: | E04B1/04;E04B1/21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1241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式 结构 连接 支撑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结构梁板连接的支撑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日益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各构件连接也将变得频繁且重要。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连接中,梁--板连接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存在。在这种连接形式中,叠合板的一端搭接在叠合梁的边缘,板的上方由吊车吊起,底部进行竖向支撑。
而梁-板连接节点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楼板支撑长度的问题。就叠合梁来说,其保护层一般为15-20mm。在实际结构搭接时,由于构件的尺寸误差、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现场的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通常很难精准的顺利的完成搭接,往往需要多部门人员数次配合,反复调整才能完成,同时难以保证搭接质量。
第二,梁--板搭接之后节点处的后浇问题。把板搭接于梁上之后,侧模板可应用对穿螺栓,但底模板的支撑将十分复杂,在无法保证搭接质量的情况下,底模板的支撑效果同样无法保证,最终影响节点刚度。
第三,楼板下竖向支撑的安装和拆除问题。为保证安全性,楼板的竖向支撑往往十分繁复,安装程序多且复杂。同时,大量的竖向支撑减小了底部的活动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在装配式建筑梁--板连接节点处梁搭接长度不足、节点后浇模板支撑以及板下支撑安装拆除繁琐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结构梁板连接的支撑结构及安装方法。通过预埋螺母连接于叠合梁侧,延长搭接长度并在顶部连接调节模板支架,并且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从而满足搭接精度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用于装配式结构梁板连接的支撑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叠合梁两侧的支撑架、支撑架与叠合板间设置的调节架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架沿叠合梁每侧并列设置两个,截面为三角形框架结构,其直角边侧分别对应叠合梁和叠合板,相对叠合梁侧的直角边上设置有螺栓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于叠合梁侧设置的预埋螺母;相对于叠合板的直角边上连接调节架,在使用时,叠合梁同侧的支撑架上的调节架内连接有支撑板,叠合板置于相邻两叠合梁内的支撑板上方,通过调节架与支撑架间连接的调节螺栓调节支撑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是由两三角形框架通过连接板连接构成的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架由槽钢构成的槽型结构,槽型结构底板与支撑架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安装于两调节架内,其截面与调节架的槽型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梁上设置的预埋螺母外周还分别设置有两对称倾斜的U型筋补强。
进一步地,所述U型筋相对水平面倾斜的角度α为30-45°。
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梁上每侧设置2个预埋螺母,两侧的预埋螺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螺母不连接螺栓的端头带有挡块,所述挡块沿该端头圆周设置呈十字型。
本发明用于装配式结构梁板连接的支撑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支撑架两两对称设置于叠合梁两侧,其支撑架一侧分别与叠合梁一侧通过螺栓连接预埋螺母,螺栓不必拧紧固定;
(2)通过水准仪对支撑架顶面进行测量,确保四个支撑架的顶面差距小于10mm,拧紧螺栓;
(3)将调节架通过调节螺栓与支撑架连接,并将支撑板放置于两调节架上,再进行第二次水准仪测量;
(4)通过调节架上的螺栓微调,确保支撑板平行于地板;
(5)吊装叠合板置于支撑板之上,连接叠合板和叠合梁节点,并进行浇筑。
进一步地,在浇筑的节点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时,进行支撑结构的拆除;方法如下;
(1)松动调节架上的螺栓,拆除支撑板;
(2)拆除调节架;
(3)松开支撑架与叠合梁连接的预埋螺母和螺栓,拆除支撑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叠合梁和叠合板连接处,通过预先埋置在预制混凝土梁中的螺母作为支点,支撑预制叠合楼板,不依赖于叠合梁的边缘宽度,取消楼板下部竖向支撑,从而降低支模难度节约成本,且能满足施工精度。同时,此支撑结构的支撑集中于结构的顶部,没有底部支撑,可以有大量的空间供底部人员的活动。所述支撑结构的支撑架所需安装人员少,现场操作也相对简单,能够有效解决梁--板连接、支撑板支撑等施工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异形柱-混凝土体系
- 下一篇:一种剪力控制横向力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