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1334.8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4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D·D·阮 | 申请(专利权)人: | JUK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19/12 | 分类号: | D05B19/12;D05B3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本发明进行丰富多彩的前门襟的缝制。缝纫机具备:布料压脚,其保持衣身布料及前门襟布料;布料移动机构,其使布料压脚沿载置衣身布料的平面任意地移动;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对由布料压脚保持的衣身布料及前门襟布料进行落针;切刀机构,其在由布料压脚保持的衣身布料和前门襟布料沿固定的方向形成切缝;以及控制装置,其对布料压脚、布料移动机构、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和切刀机构进行控制,控制装置对布料移动机构及缝针上下移动机构进行控制,形成第一线迹和第二线迹,对切刀机构进行控制,在第一线迹和第二线迹之间形成切缝,该缝纫机具备:第一折回机构,其将前门襟布料沿第一线迹折回;以及第二折回机构,其将前门襟布料沿第二线迹折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前门襟的缝制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进行前门襟的缝制的现有的缝纫机1000,如图22所示,具备:缝针上下移动机构1100,其针对配置在衣身布料K的胸部的前门襟布料N,从衣领朝向下方形成两条线迹:切刀机构1200,其在两条线迹之间形成沿着该线迹的切缝;以及布料压脚机构1300,其从上方按压衣身布料K及前门襟布料N,在沿着两条线迹的方向上使衣身布料K及前门襟布料N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0963号公报
另外,前门襟的缝制具有下述工序:如图23(A)、图23(B)所示,在衣身布料K的胸部配置前门襟布料N;形成两条线迹n1、n2(图23(C));在线迹n1、n2之间形成切缝c(图23(D));将前门襟布料N的切缝c的两侧的部分分别向衣身布料K的内侧折入(图23(E));以及将各个部分折叠为矩形而进行缝合(图23(F))。
由该工序构成的前门襟的缝制是简单的基本型的缝制,上述现有的缝纫机仅能够形成如图23(D)所示的两条线迹n1、n2和切缝c。
但是,对前门襟的缝制而言,迫切要求在上述基本型的缝制的基础上将线迹形成得更丰富多彩。例如,存在将线迹n1、n2分别作为折痕而将前门襟布料N的左侧和右侧折回,以将形成在各个折痕的附近的装饰线(Top stitch)形成的方式进行前门襟的缝制的要求,但现有的缝纫机无法进行该缝制。
因此,装饰线的形成必须通过其他缝纫机或者手工缝制而进行,无法高效地进行前门襟的缝制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更高效地进行丰富多彩的前门襟的缝制,具有下面的(1)~(7)的任意特征。
(1)
一种缝纫机,其具备:
布料压脚,其保持衣身布料及前门襟布料;
布料移动机构,其使所述布料压脚沿载置所述衣身布料的平面任意地移动;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对由所述布料压脚保持的所述衣身布料及所述前门襟布料进行落针;
切刀机构,其在由所述布料压脚保持的所述衣身布料和所述前门襟布料沿固定的方向形成切缝;以及
控制装置,其对所述布料压脚、所述布料移动机构、所述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和所述切刀机构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
对所述布料移动机构及所述缝针上下移动机构进行控制,形成第一线迹和第二线迹,
对所述切刀机构进行控制,在所述第一线迹和第二线迹之间形成切缝,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折回机构,其将所述前门襟布料沿所述第一线迹折回;以及
第二折回机构,其将所述前门襟布料沿所述第二线迹折回。
(2)
在上述(1)记载的缝纫机中,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UKI株式会社,未经JUK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有连续线性材料并形成曲状的双面织物
- 下一篇: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