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61475.X 申请日: 2017-04-20
公开(公告)号: CN107018800A 公开(公告)日: 2017-08-08
发明(设计)人: 刘让云 申请(专利权)人: 刘让云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代理人: 汤凌志
地址: 5413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竹林 野生 灵芝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尤其涉及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又名赤芝、菌灵芝、万年草、灵芝草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灵芝多糖是灵芝药用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主要存在于灵芝细胞壁内壁,大部分为β-葡聚糖,其单糖组成除含有大量葡萄糖外,还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它们大多以(1-3)、(1-4)和(1-6)等糖苷键连接,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增强免疫力、清除人体自由基、保护心血管、抗辐射、保护肝脏、抗肿瘤等作用。三萜类也是灵芝的有效成分之一,灵芝所含三萜类不下百余种,其中以四环三萜类为主,灵芝的苦味与所含三萜类有关,对人体肝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也能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具有保肝和抗过敏等作用。灵芝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珍品。古代医学经过实际研究证明,灵芝的药用价值,认为灵芝能防治多种疾病,是滋补强壮、扶正固体的珍品。现在科学技术支气管炎、神经衰弱、冠心病、肝炎、肿瘤等多种疾病,多癌症疗效显著,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由于自然生长的灵芝少,且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及其它杂质,而灵芝多糖含量不高,不便于直接作为保健食品或药品原料,因此,许多科学工作者开展灵芝的人工培养及栽培方法研究。中国专利CN104145718A是本专利申请人以前的技术成果,公开了一种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方法,在没有任何污染,茂密,雨量充沛的竹林栽培灵芝,采用椴木埋于竹林土之下,并接上灵芝菌种,让其自然生长,利于灵芝菌生长发育,接近野生灵芝的长相。该方法采用杂木屑、甘蔗渣、玉米粉、黄豆粉、石膏粉等,制成代料栽培培养基,用于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

但是,随着人工栽培灵芝的规模越来越大,灵芝的栽培也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这两年,许多林木被砍伐用来栽培灵芝,为了保护森林和自然资源,林业部门、地方政府等处于保护生态的目的,明确严禁砍伐树木作为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原料。

毛竹枯梢病,是竹林中常见病,该病危害为当年新竹的嫩枝和侧枝。7月上旬在主梢或枝条的某一节叉处首先出现棕红色小斑点,并扩大成舌状或梭形有淡褐色病斑,后颜色逐渐变成深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病部以上的枝叶开始萎蔫,叶逐步变黄、纵卷,直至枯萎脱落,枝梢枯死、且不再萌生新叶,形成枯枝、枯梢。发病严重的竹林,前期竹冠赤色,远看似火烧状;后期竹冠灰白色。受害毛竹造成枯枝、枯梢或整株枯死后,竹材质量降低,且影响发笋,一般发病3-4年后可使成片竹林趋于毁灭,给竹林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是借风吹和雨水溅散作近距离传播;带病母竹、竹材、竹梢的调运是该病远距传播的主要途径。

因此,研究灵芝栽培技术和栽培原料的多样化,对于节约林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符合生态保护政策、竹林利用率高的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栽培环境:选择海拔600-900m的竹林林地;

栽培时间:9月至次年2月;

2)毛竹发菌管理:

a、毛竹处理:选择生长2年以上的毛竹,砍伐、截段,竹篼不破开,将两头竹节打开小眼,然后将竹筒破成宽竹片,去节,捆扎;

或者将10cm以上的竹筒用小竹筒套进大竹筒;

b、装袋灭菌接种:将捆好的竹片或竹筒的四周磨光,用布将两头包上,装袋,在竹片上覆盖一层处理后的栽培料,扎好袋口,放于常压灶内灭菌,接种;

或者将小竹筒套进大竹筒后,四周磨光,用布将两头包上,装袋,间隙处用处理后的栽培料将间隙填满后,扎好袋口,放于常压灶内灭菌,接种;

3)栽培管理;

4)虫害防治;

步骤2)所述的处理过的栽培料,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

将竹子打成竹屑,然后将竹屑78wt%、麸皮15wt%、玉米粉5wt%、石膏粉1wt%、糖1wt%混合均匀,料水比1.3-1.5,放入高压罐中,加压至4kg/cm2,使其压力均匀,并保持5-10min,然后在1-3s内释放压力,得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让云,未经刘让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