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秧盘毯苗机插移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1517.X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奇;庄春;纪力;孙春梅;钟平;陈川;何善成;丁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秧盘毯苗机插 移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小麦秧盘毯苗机插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生产安全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由于茬口矛盾导致小麦难以如期播种成为一个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在沿淮地区,其种植制度是以稻麦轮作为主的一年两熟制, 水稻在灌浆结实时期易受到光温资源的制约导致收获期推迟,影响到小麦的正常播种。
目前生产上主要依赖于选择生育期相适宜的上下茬作物品种,做好播期选择、收割安排等事前规划来规避茬口矛盾。在已经发生茬口矛盾的情况下主要使用抢收抢种,辅以套播套种免耕等技术手段来协调茬口关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作用。但是当遇到前茬作物收获严重滞后或遇到连阴雨天气导致小麦无法正常播种的情况下,则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播期被严重滞后(达到15-30天),导致小麦冬前生长量不足、分蘖能力差,只能通过加大播种量来提高总穗数,麦苗植株素质、产量性状等都受到了严重影响,给小麦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
对小麦播期进行调控,使其能够如期播种或适当提前播期,则能提高小麦生产安全性,增加产量。有学者做过手工移栽小麦的相关研究和报道,并且产量获得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当时农业机械、农资、水利等条件的限制,此项技术并未得到有效应用和持续性的研究,因此目前小麦机插秧技术在国内以及国际上还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生产上依然以直播种植(撒播、条播等)为主,难以解决茬口矛盾和不能如期播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麦秧盘毯苗机插移栽方法,以秧盘育出毯状秧苗并机械移栽为主要特点,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育苗期(播种期),提前小麦播期,缓解茬口矛盾,从而有效保障小麦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与小麦优质高产,实现一种新型有效的机械化移载技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小麦秧盘毯苗机插移栽方法,包括,
(1)小麦机插毯苗培育:选用分蘖能力强的大穗小麦种子,播种前先对种子进行病虫害药剂拌种处理,然后按1.35g-1.65g/cm2的播种密度进行毯状秧盘育苗;苗床管理期间水分以保持盘面湿润即可,忌勤灌水,株型调控以控制高度为主,保证大田栽插时形成秧苗株高10cm-12cm、叶龄2.0-2.5叶,叶片健康浓绿、根系发达的毯状机插秧苗;
(2)大田栽插管理:上茬作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灭茬旋耕,并根据土壤肥力施用基肥,然后放水至田中建立1cm左右薄水层,使用毯状秧苗插秧机进行小麦苗机插作业,每亩大田栽插1.6-2.4万穴,基本苗10万株以上;栽插后建立排水沟渠迅速排出田中水分,使畦面无积水,排水沟中水面低于畦面10cm以上;栽插后5-7天,每亩施用4-6kg尿素作为返青肥。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毯状育苗秧盘规格选用23cm*58cm或28 cm*58cm。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毯状秧盘育苗采用软盘育苗或硬盘暗化育苗。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株型调控采用水分管理、调节剂应用手段进行控制株高。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毯状机插秧苗培育期为13-18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发明公开的小麦秧盘毯苗机插移栽技术,可根据前茬作物的收获时间、天气等因素合理安排小麦育苗期,解决生产上的茬口矛盾,保障小麦生产的安全性,延长小麦生育期,同时能够改善大田群体结构,提高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同时机插秧苗降低小麦播种量,降低用种成本。本发明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新型小麦种植方式,也可作为常规直播种植方式的有效补充,实现小麦机械化种植,机械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小麦常规种植方式:江苏某农场前茬作物水稻计划于10月25日收获,加之收割、整地约需5天时间,预计小麦秧苗培育时间15天左右,则可以在10月15日左右安排小麦机插秧的育苗工作。
育苗前准备:选择分蘖能力强的大穗小麦种子,播种前先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以预防病虫害发生,同时提高秧苗素质。根据苗床肥力进行培肥,参考水稻机插秧技术配制育苗营养土或选择相应的基质。
育苗:选择规格为23cm*58cm的秧盘,采用1.35g-1.65g/cm2的播种密度使用流水线播种,播种密度不易过低或过高,过低易导致大田栽插基本苗不足,过高则会降低所育秧苗素质。播种后硬盘叠放暗化育苗,4-5天后,种子出芽立针约1cm高时,将秧盘移至平整处(苗床、路边或晒场等)有序铺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5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