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1772.4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俊;陈鸿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2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环境照明功能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所谓的显示装置而言,其单纯只有信息显示功能,并无特别之处。但是,现今的使用者对生活品味愈来愈高,亦会期望显示装置能更为增加生活乐趣,或者具有更多功能,因此,上述传统的显示装置目前已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市场上亦具有于传统的显示装置上设置指示灯,即于壳体上开设透光孔,以使壳体内的光线透出该透光孔,起到指示的作用,但是此种指示灯亮度较弱,只能起到指示的作用,并无其他作用。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显示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环境照明功能的显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壳体,形成容置空间,且该壳体的安装部上具有开孔,该开孔与该容置空间连通,该安装部具有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位于该壳体的远离该容置空间的一侧,且该第一表面临近该开孔;
第一光源,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一光源产生的光线入射该开孔;以及
导光结构,设置于该开孔处,该导光结构与该壳体活动连接以使该导光结构相对该壳体移动,从而使得该导光结构与该第一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或相贴合;
其中,该导光结构相对该壳体的移动使得该显示装置选择性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导光结构与该第一表面之间相贴合,该第一光源的光线藉由该导光结构投射到该壳体之外,且该光线藉由该导光结构所投射到该壳体之外的透出量为第一透出量;当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导光结构与该第一表面之间具有该第一间隙该第一光源的光线藉由该导光结构和该第一间隙投射到该壳体之外,且该光线藉由该导光结构和该第一间隙所投射到该壳体之外的透出量为第二透出量,其中,该第二透出量大于该第一透出量。
较佳的,该导光结构由透光材料制成,以供该第一光源的光线透出;或者,该导光材料上具有透光部,以供该第一光源的光线透出。
较佳的,该导光结构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和第二部,该第一部用于与该第一表面相贴合,该第二部设置于该开孔内,且可相对该开孔移动。
较佳的,该开孔于该第一表面形成开口,该第一部于该第一表面的投影区域大于且覆盖该开口的区域,当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部与该第一表面贴合以完全遮蔽该开口。
较佳的,该第一表面上对应该第一部的位置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形状与该第一部相匹配,当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部位于该凹陷部内。
较佳的,该第二部上具有第一限位结构,当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安装部位于该第一部和该第一限位结构之间,以限制该导向结构于第一方向相对该壳体的移动,当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部和该第一限位结构位于同侧且位于该安装部的于该第一表面的一侧,其中,该第一方向平行于该开孔的中心轴。
较佳的,该安装部具有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该第二表面临近该容置空间,该开孔贯穿该第二表面,当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部抵顶,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限位结构抵顶。
较佳的,该第二部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该第二限位结构位于该第一限位结构的远离该第一部的一侧,当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限位结构与该第一表面抵顶,该第二限位结构与该第二表面抵顶。
较佳的,该第二部于第一面的截面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提供该导光结构与该开孔卡扣的卡扣力,该第一面经过该第二部的中心轴。
较佳的,该第二部由弹性材料制成。
较佳的,该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该安装部为前壳,或者该安装部位于该前壳上。
较佳的,该导光结构可相对该安装部进行抽拉式、翻转式或者水平推拉式移动,以使该显示装置选择性处于该第一状态和该第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间间隔短的神经编码
- 下一篇:针对电刺激治疗的电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