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Web开发环境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回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2218.8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5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炜;卢成炳;李杰;肖刚;张元鸣;徐俊;周焕;高燕煦;马俊;陈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16/21;G06F16/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web 开发 环境 关系 数据库 数据 回溯 方法 | ||
一种面向Web开发环境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回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Web环境SeeLog日志处理模型,过程如下:1.1自动获取SeeLog日志;1.2根据算法动态调整日志持久化行为;1.3采用日志分割策略进行持久化操作;第二步、采用TBack数据回溯机制进行数据库恢复,过程如下:一旦数据库在某一时间点发生故障,利用数据库事务日志进行数据回溯,将数据库恢复至故障发生之前的任意时间点;第三步、采用内存日志的自备份机制,将每个事务即时写入持久化层,保证内存日志不会丢失。本发明能实现低成本的数据备份并且可以不依赖于具体的关系型数据库种类和版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Web开发环境下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回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据的妥善保存必不可少,数据通常保存在数据库中,一旦数据库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数据丢失。因此,数据库的备份恢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系统应用层面的备份技术主要采用双机热备份的方式;而数据库层面,常见的数据库备份恢复方案主要有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两种。物理备份需要将数据库的物理文件(包括控制文件、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拷贝到存储介质中,根据备份时数据库的运行状态又分为脱机备份和联机备份两种。脱机备份是指在关闭数据库的情况下,将数据库的物理文件拷贝到存储介质,一般利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命令和工具来完成,操作简单,缺点在于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将数据库关闭,对于系统应用的连续性有一定影响。联机备份是指在数据库开启并提供用户访问的情况下,对物理文件做操作系统级别的备份,缺点是操作比较复杂,需要对操作系统有较深的认识。逻辑备份是针对用户、表空间、表、分区等数据库逻辑组件进行备份,一般将数据库逻辑组件信息导出转存为二进制文件,恢复操作中,将导出的二进制文件重新装载到目标数据库中。特点在于操作灵活,可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迁移,可以对单个数据库对象进行备份。许多商业数据库厂商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提供了很多功能强大的逻辑磁带读写工具,如Oracle公司的export/import、数据泵技术等。
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史英杰、朱恒、粟勇等人发明了一种实时数据库备份恢复方法,实现一个备份工具程序,支持实时数据库在离线和在线状态下的全量备份,同时支持数据库在线状态下的增量数据备份,实现一个恢复工具程序,支持对备份出来的文件进行整理恢复,确保备份的有效性;采用备份文件块的方式,提高备份效率,极大减少备份过程对实时数据库及其应用的影响。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李奕、李铮等人提供一种通过使用日志恢复数据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数据库定期备份机制中从数据库备份程序最后一次进行备份的时间点到主数据库损坏的时间点期间的数据丢失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将应用程序中的业务数据转换成日志数据;将日志数据存储于灾备文件中;将灾备文件中的日志数据解析为具备数据库格式的数据;将解析得到的数据重建获得业务数据;将重建的业务数据更新到备用数据库。
目前,业界通常采用的备份方案是定时计划执行数据库全量备份,使用数据库自带工具将数据库完整地导出到存储介质中,同时开启数据库自带的事务日志功能进行增量备份。此做法的缺陷是执行全量备份时会影响数据库的访问,用户体验不佳,同时数据库自带的数据库事务日志文件繁多,恢复时需要人工恢复每个日志文件,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备份方案,原来数据库维护采用双机热备份等方式,成本高且效率低,而NoSQL数据库的日志恢复策略、主从备份技术还无法完全适用于关系型数据库。本发明基于Web开发环境,针对此开发环境下使用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持久层处理时提出的一种面向Web开发环境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回溯方法,能实现低成本的数据备份并且可以不依赖于具体的关系型数据库种类和版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向Web开发环境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回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Web环境SeeLog日志处理模型,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2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软件宕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免气腹腹腔牵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