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3640.5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宫城新;坂内宣行;铃木健;堀内章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12 | 分类号: | G06F3/12;B41J11/00;B41J3/407;B41J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3 | 代理人: | 迟军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装置 系统 以及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具有预定形状的介质上对于打印对象的图像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用于在诸如CD-R或DVD-R等的盘介质的标签面上打印包括专辑标题和代表性图像的字符和图像的技术。例如,用户通过使用在个人计算机(PC)上运行的应用来确定标签面的布局,并且PC执行打印装置的驱动程序,使得由应用确定的布局的打印数据被发送到打印装置。打印装置接收要在盘介质上打印的打印数据。
当在放置在打印装置中的专用托盘上的盘介质上进行打印时,可能会发生在超出盘介质的区域上进行打印而污染专用托盘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日本特开2004-110807号公报描述了一种技术,利用该技术,能够通过在主机计算机上运行驱动程序来识别打印对象的图像中的要打印在盘托盘上的部分以及不打印的部分。
日本特开2004-110807号公报描述了如下的情况:主机计算机配设有创建用于盘介质的图像(例如,具有根据盘介质的内直径的白区域的圆形图像)的功能。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诸如主机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不创建上述的用于盘介质的图像,并且例如将矩形图像发送到打印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打印装置可能在超出盘介质的区域上进行打印。
另一方面,在一些情况下,发送图像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创建用于盘介质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当要定期进行在打印装置中创建用于盘介质的图像的处理时,由信息处理装置创建的图像的形状等被打印装置中的上述处理改变,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达不到用户原本预期的打印结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适当的情况下对打印对象的图像进行根据介质的形状的处理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一种打印装置,其能够在具有预定形状的介质上打印打印对象的图像,所述打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确定对打印对象的图像是否执行了根据预定形状的预定处理;执行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对打印对象的图像未执行所述预定处理的情况下,对打印对象的图像执行所述预定处理;以及打印单元,其被构造为在具有预定形状的介质上打印,由所述执行单元执行所述预定处理的打印对象的图像,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对打印对象的图像执行了所述预定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打印单元打印如下的打印对象的图像: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对于该打印对象的图像执行了所述预定处理,并且针对该打印对象的图像,所述执行单元未执行所述预定处理的打印对象的图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了打印系统的系统构造。
图2是例示片材信息的登记处理的序列图。
图3例示了作为远程用户界面(UI)画面的登记画面。
图4例示了盘介质托盘的外观。
图5是打印系统的打印序列图。
图6A和图6B是打印系统中的盘介质打印的流程图。
图7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确定是否针对打印图像执行白掩模处理(white mask processing)的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描述白掩模处理的说明图。
图9例示了打印设置画面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为了说明的目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注意,并不意图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部件的相对布置、显示画面等限制于此。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系统构造。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由终端装置110和打印装置120构成,终端装置110对应于被构造为生成打印作业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打印装置120对应于被构造为执行打印作业的打印装置的示例。
终端装置110配设有CPU 111、ROM 112、RAM 113、通信单元114、操作单元115和显示单元116。终端装置110是例如智能电话或个人计算机(PC)。操作单元115可以是例如键盘或鼠标,或者可以具有与作为触摸面板的显示单元116一体化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3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具有投影功能的输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