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粒土大尺度单元体试样表面贯入综合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4396.4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1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坤;曾志军;钱春杰;谭风雷;石名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王安琪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粒土大 尺度 单元 试样 表面 综合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粗粒土大尺度单元体试样表面贯入综合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公称上限粒径d<5mm的细粒土土工材料,常规CBR试验方法简单可行,且为土工结构填筑材料承载性能控制的基本控制指标,应用十分广泛。然而,针对土工结构粗粒土填料,常规CBR试验的DN150击实筒的试样尺寸,限制了贯入杆截面Φ50。两者尺寸特征,表明传统CBR方法更加适用于细粒土土工材料。尽管可以采用粗粒组修正或粗粒含量较低时(<5%)的剔除处理,但传统CBR方法用于粗粒土土工材料,极易导致试验数据离散或失真,亦或材料代表性降低。土工材料的另一个控制指标是土基回弹模量,作为材料刚度特征控制指标,应用十分广泛。目前,粗粒土胶凝材料回弹模量室内试验设备与方法,相对完善;散体材料一般采用现场原位测试方法,如广泛采用的K30板或K75板原位测试方法。土工粗粒散体材料的室内回弹模量测试,缺乏相应试验装置。
近年来港口、机场等大型基础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粗粒土填筑土工结构相关工程问题。近年来,南海岛礁吹填机场等工程建设中,珊瑚碎屑粗粒土工材料成为不可或缺与替代的土工结构填筑材料。然而,传统CBR试验和室内土基回弹模量试验存在上述问题,给粗粒土工材料控制带来困难,至今未能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粗粒土大尺度单元体试样表面贯入综合试验装置,能够适用于粗粒散体材料的承载性能与刚度特征的室内试验评价,且可为粗粒散体材料填筑土工结构的工程实践提供依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粗粒土大尺度单元体试样表面贯入综合试验装置,包括:压力机顶板1、压力机底板2、压力环3、压力环传感器4、空腔贯入杆5、贯入位移传感器6、刚护筒7、击实筒8、粗粒土击实试样9、表面细砂找平层10、土工布褥垫11、四分刚性荷载板12;在压力机底板2上安装击实筒8和粗粒土击实试样9,在粗粒土击实试样9的两端安装刚护筒7,刚护筒7内安装四分刚性荷载板12,土工布褥垫11设置在四分刚性荷载板12底部,土工布褥垫11的另一面接触表面细砂找平层10,在四分刚性荷载板12形成的环状荷载板中孔中,安装空腔贯入杆5,空腔贯入杆5完整均匀接触表面细砂找平层10,空腔贯入杆5顶部设置压力环3,压力环3的上部连接压力机顶板1,压力环3的中部设置有压力环传感器4,空腔贯入杆5的两边设置有贯入位移传感器6。
优选的,压力环传感器4接入计算机采集系统和压力机液压油路控制系统,进行自动采集,控制压力机油路、贯入荷载加载荷载速率和变幅分级荷载加载幅值的伺服稳定。
优选的,贯入位移传感器6接入计算机采集系统和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控制压力机油路,进行位移速率控制和卸载、分级加载幅值伺服状态下的贯入变形稳定判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既有的DN300表面振动击实仪、室内压力机和专门配置的压力机自控与自采系统,可以进行粗粒散体材料CBR值与土基回弹模量的室内试验,试样制备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分析方法规范、试验精度提高,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荷载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粗粒土大尺度单元体试样表面贯入综合试验装置,包括:压力机顶板、压力机底板、压力环、压力环传感器、空腔贯入杆、贯入位移传感器、刚护筒、击实筒、粗粒土击实试样、表面细砂找平层、土工布褥垫、四分刚性荷载板;在压力机底板上安装击实筒和粗粒土击实试样,在粗粒土击实试样的两端安装刚护筒,刚护筒内安装四分刚性荷载板,土工布褥垫设置在四分刚性荷载板底部,土工布褥垫的另一面接触表面细砂找平层,在四分刚性荷载板形成的环状荷载板中孔中,安装空腔贯入杆,空腔贯入杆完整均匀接触表面细砂找平层,空腔贯入杆顶部设置压力环,压力环的上部连接压力机顶板,压力环的中部设置有压力环传感器,空腔贯入杆的两边设置有贯入位移传感器。
一种DN300击实筒及其DN300刚护筒,协配了一种Φ100空腔贯入杆,可以适用于公称上限粒径20mm散体材料室内CBR试验和土基回弹模量试验。Φ100空腔贯入杆使用空腔的目的是,确保贯入杆组构刚度条件下,减轻贯入杆重量,使得其重量与一般贯入杆相当,不会因为截面大而重量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43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嵌式防尘门信息模块
- 下一篇:弹片耐久疲劳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