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哥氏力的微机械陀螺仪自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5744.X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曹慧亮;刘俊;石云波;申冲;唐军;马宗敏;刘文耀;寇志伟;连树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械陀螺仪 哥氏力 标定 虚拟 自标定 应用范围受限 标定过程 标定结果 的哥氏力 输入角 施加 更新 | ||
本发明涉及微机械陀螺仪的标定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虚拟哥氏力的微机械陀螺仪自标定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微机械陀螺仪标定方法标定过程繁琐、标定结果精度低、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基于虚拟哥氏力的微机械陀螺仪自标定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1)获取哥氏信号幅值;2)施加高精度虚拟哥氏力信号;3)更新由输入角速率产生的哥氏力信号和由虚拟哥氏力产生的信号;4)标定微机械陀螺仪的参数。本发明适用于微机械陀螺仪的标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机械陀螺仪的标定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虚拟哥氏力的微机械陀螺仪自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微机械陀螺仪是一种采用哥氏效应原理敏感载体输入角速率信息的传感器,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重量轻、成本低、抗过载特性强、易于集成化和批量生产等优点,并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比如惯性导航、汽车安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如图1-图3示,微机械陀螺仪包括陀螺结构、陀螺测控电路。所述陀螺结构包括驱动轴向结构、检测轴向结构。所述检测轴向结构包括检测力反馈结构、哥氏质量、检测位移提取结构。所述陀螺测控电路包括驱动闭环回路、检测自标定回路。所述检测自标定回路包括前级放大接口、次级放大器、解调器、低通滤波器、力反馈控制器、调制器、直流信号叠加装置、信号分离模块、自标定模块。所述自标定模块包括高精度虚拟哥氏力信号产生模块、叠加器、参数计算模块、哥氏力输出模块。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模态包含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
微机械陀螺仪在经历长时间存储、温度影响、冲击振动等环境变化时,其参数(例如标度因数、零偏等)会发生较大变化,但微机械陀螺仪的参数通常已经装填在相关的系统(例如惯性导航系统、姿态测量系统等)中,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测量和控制精度,需要时刻对微机械陀螺仪的参数进行标定。目前,微机械陀螺仪的标定通常采用转台进行。实践表明,此种标定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在标定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微机械陀螺仪与台面之间的安装和拆卸,由此导致标定过程繁琐。其二,转台在运行中产生的误差和干扰会对标定结果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由此导致标定结果精度低。其三,在实际应用条件下(例如野外环境),往往很难提供转台,由此导致标定无法开展,从而导致应用范围受限。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微机械陀螺仪标定方法,以解决现有微机械陀螺仪标定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微机械陀螺仪标定方法标定过程繁琐、标定结果精度低、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哥氏力的微机械陀螺仪自标定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虚拟哥氏力的微机械陀螺仪自标定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1)获取哥氏信号幅值;具体获取步骤如下:
1.1)检测位移提取结构产生检测位移信号;将检测位移信号送入前级放大接口,前级放大接口将检测位移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并对电压信号进行初步放大;次级放大器对前级放大接口的输出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
1.2)驱动闭环回路产生驱动模态激励信号;将驱动模态激励信号送入解调器,解调器以驱动模态激励信号为基准,将次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解调为哥氏信号和二倍频信号;
1.3)将哥氏信号和二倍频信号均送入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将二倍频信号滤除,由此得到哥氏信号幅值;
2)施加高精度虚拟哥氏力信号;具体施加步骤如下:
2.1)将哥氏信号幅值送入力反馈控制器,力反馈控制器根据哥氏信号幅值产生检测信号;将检测信号分别送入信号分离模块和叠加器,信号分离模块将检测信号分离为由输入角速率产生的哥氏力信号和由虚拟哥氏力产生的信号;
2.2)高精度虚拟哥氏力信号产生模块产生高精度虚拟哥氏力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5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圆环面形状误差在位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OLED面板发光层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