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深耕修复土壤板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5938.X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4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雷笑天;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饭碗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B79/00 |
代理公司: | 44537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吕诗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耕 修复 土壤 板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深耕修复土壤板结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黄豆和凤梨发酵物中富含氨基酸,再将其和有机羧酸复配,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活化土壤表层,使土壤颗粒表面的亲水性氨基、羧基数量增加,从而让土壤表层迅速润湿,沼气液可以迅速渗透到土层中,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再将竹筒钉入软化土壤中为苔藓生长提供生长位点,待苔藓生长后翻耕,使表层苔藓和竹筒中的腐殖质埋入地下,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进一步解决了土壤板结化的问题,修复后的板结土壤水份入渗速率增加了0.4~0.5cm/h,硬度降低了11.5~12.7k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深耕修复土壤板结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对土壤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口多、耕地少、面临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下,如何保障土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土壤板结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特别是亚表层土壤板结,现在植物根系向地下生长,在植物生长中后期如遇到降雨少和蒸发大的情况下土壤板结严重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干旱可能限制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
目前,针对土壤板结问题,常用的是深耕法,是指在栽种种子的时候,需要深深的挖土,耕地,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以使种子能深卧在土壤里,有更充分的养分,但是深耕的作用较为短暂且能量和时间成本较高,深耕虽然减缓了土壤板结但是也破坏了多年免耕管理发展起来的表层覆盖,也增加了土壤侵蚀和表土板结的风险。
因此发明一种免深耕修复土壤板结的方法对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修复土壤板结主要是采用深耕法,但是深耕的作用较为短暂,深耕虽然减缓了土壤板结但是也破坏了多年免耕管理发展起来的表层覆盖,增加了土壤侵蚀和表土板结风险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免深耕修复土壤板结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黄豆用水泡发1~2天,将凤梨和泡发后的黄豆混合并放入打浆机中打浆,得到混合浆液,再将混合浆液和葡萄皮以及酒石酸混合后装入发酵池中,再向发酵池中加入混合浆液质量8~10倍的清水,将发酵池密封后在25~35℃下静置发酵20~30天,发酵结束后取出发酵产物,过滤去除滤渣,得到滤液,将滤液和黄腐酸混合后得到土壤活化剂,备用;
(2)取枯毛竹用电锯沿竹节切断,得到两头带有竹节的毛竹筒,用钻孔器打通其中一端的竹节,另一端竹节保留,得到半封闭竹筒,按相同方法制备200~300个相同的半封闭竹筒,备用;
(3)收集枯树叶用沼气液浸泡1~2天后取出,将浸泡后的枯树叶装入纱布袋中,再将纱布袋放在发酵池底部,向发酵池中加入枯树叶总质量5~10倍的氨氮废水处理厂二沉池活性污泥,用活性污泥将纱布袋完全掩埋并每天向活性污泥上淋洒枯树叶质量30%的沼气液,如此堆置处理30~40天后,取出纱布袋中的腐殖质;
(4)收集细叶泥炭藓和背托苔混合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0~30min得到苔藓混合物,再将苔藓混合物和上述得到的腐殖质混合后得到注入料,备用;
(5)按质量比为1:200将步骤(1)备用的土壤活化剂兑水后用农药喷雾器按0.25kg/m2的量喷洒在待修复的板结土壤表面,喷洒结束后静置1~2h后向板结土壤中按80m3/亩的灌溉量引入沼气液,自然吸收3~5h后使土壤润湿软化;
(6)将步骤(2)备用的半封闭竹筒带竹节的一端朝下,沿垂直地面的方向插入软化后的土壤中,直至竹筒完全插入土壤中,再将步骤(4)备用的注入料注入竹筒中,直至将竹筒完全注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饭碗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饭碗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59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