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梯外呼系统的层站优先级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083.2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生佐;蔡慧华;王逸飞;刘玲英;王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1/02 | 分类号: | B66B1/02;B66B5/00;B66B1/46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梯 系统 优先级 调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梯外呼系统的层站优先级调度方法,该方法建立的模型中,将电梯的运行顺序分多个优先级依次降低的阶,低优先级的阶满足迁跃条件后向高优先级的阶迁跃,迁跃条件的决定因素包括该层站候梯厅的人数N、该层站被错过的次数C、该层站候梯的时间T、候梯厅的人数权重系数X、被错过的次数权重系数Y和候梯的时间权重系数Z,电梯按照阶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分次运载乘客,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优化后的电梯,能够减少电梯空跑率,减少耗能,节能环保,提高电梯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梯的维保费用,减少使用故障,而且,不仅规范了乘梯制度,提高用户体验,还减小了乘梯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乘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电梯外呼系统的层站优先级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在越来越提倡以人为本、工匠精神的当今社会,目前的电梯运行方式在用户体验和耗能方面却差强人意,这主要表现在高峰期时,外呼只考虑乘客“需求方向”和“呼梯层与轿厢当前楼层距离”两个因素,高峰期时电梯调度形同虚设,几乎层层停靠,特别是,电梯满载直驶功能致使次高层分配不到电梯,部分乘客常常反向截梯先行入梯,反向截梯现象严重,电梯路线规划不合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乘客体验的基于电梯外呼系统的层站优先级调度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电梯外呼系统的层站优先级调度方法,该方法建立的模型中,将电梯的运行顺序分多个优先级依次降低的阶;优先级最低的阶为实际楼层站的基态,其余阶为对应于跃迁空间虚拟楼层站的激发态,低优先级的阶满足迁跃条件后向高优先级的阶迁跃,迁跃条件的决定因素包括该层站候梯厅的人数N、该层站被错过的次数C、该层站候梯的时间T、候梯厅的人数权重系数X、被错过的次数权重系数Y和候梯的时间权重系数Z,电梯按照阶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分次运载乘客。
本发明的方法建立的模型中分M阶,M=[L/4]下取整,L为实际楼层站数量。
所述k阶向k+1迁跃的阶迁跃条件是k阶吸收能量Ekn后跃至k+1阶,其中,Ekn=XknN+YknC+ZknT;1≤k≤M;下标n为层站,X>Y>Z,X高层站、Y高层站、Z高层站分别大于X低层站、Y低层站、Z低层站;X k+1/Y k+1/Z k+1 > X k/Y k/Z k。
所述激发态的虚拟楼层站总数≥基态的实际楼层站数量。
所述K阶的虚拟楼层站数量<K-1阶的虚拟楼层站数量
所述层站候梯厅的人数N由安装在候梯厅的涡流传感器采集得到;该层站被错过的次数C 由电梯程序中的计数器逻辑采集得到;该层站候梯的时间T 由电梯程序中的计时器逻辑采集得到。
本发明的电梯具有对应于上行高峰期的上集选模式和下行高峰期的下集选模式;在设定的时间段电梯进入上集选模式后,电梯自动屏蔽候梯厅下行呼梯按钮信号,且闪烁下呼应答灯提示乘客,并修改基站为底层;在设定的时间段电梯进入下集选模式后,电梯自动屏蔽候梯厅上行呼梯按钮信号,且闪烁上呼应答灯提示乘客,并修改基站为顶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优化后的电梯,能够减少电梯空跑率,减少耗能,节能环保,提高电梯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梯的维保费用,减少使用故障,而且,不仅规范了乘梯制度,提高用户体验,还减小了乘梯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乘梯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