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f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135.6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董绍明;曹艳鹏;倪德伟;周海军;高乐;阚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f/SiC‑Hf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利用真空浸渍法在碳纤维预制体内引入HfO2粉体和碳源,得到Cf/HfO2‑C预成型体;将所得Cf/HfO2‑C预成型体置于惰性气氛中,在1300~1800℃下经过碳热还原1~2小时,得到Cf/HfC‑C预成型体;将所得Cf/HfC‑C预成型体在1400~1700℃下进行Si熔渗,使Cf/HfC‑C预成型体中C与Si原位反应生成SiC基体相,得到所述Cf/SiC‑Hf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温度低,降低了材料制备过程中高温对碳纤维的损伤;工艺简单,易于实现Cf/SiC‑HfC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f/SiC-Hf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超高温陶瓷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超高音速飞行器技术被誉为“下一代飞行技术”,是航空史上继发明飞机、突破声障飞行之后第三个划时代的里程碑。由于超高音速飞行器往返、再入大气层时局部表面需承受 2000℃以上的高温和数十兆帕高压气流、高能粒子的剧烈冲刷。因此,研发耐高温、抗氧化烧蚀、高强度的高温结构材料作为重大关键技术之一,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f/Si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然而,Cf/SiC复合材料长时间使用温度极限一般不超过1650℃,向SiC基体中引入超高温相 (如ZrC、ZrB2、HfC、HfB2等)可有效提高Cf/SiC复合材料的服役温度上限。HfC是目前所知熔点最高的材料(3890℃),具有极端的耐高温性能,其氧化产物HfO2熔点也达到 2900℃,化学稳定性好,烧蚀过程中形成的HfO2可以继续保护材料内部。然而,受制备工艺限制,目前还难以制备高性能Cf/SiC-Hf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
文献“Jinming Jiang,Song Wang,Wei Li,et al.Preparation of 3D Cf/ZrC–SiC composites by joint processes of PIP and RMI[J].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A,Volume 607,23June 2014,Pages 334–340.”中讲述了有机前驱体浸渍裂解(PIP)方法难以获得致密的陶瓷基复合材料,且存在制备周期长,陶瓷基体结合较弱的缺点。而反应熔渗(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RMI)虽然能够通过一次成型制备致密且基本无缺陷的基体,是一种快速制备近净成型复杂形状构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制的热点之一。但是,HfSi2合金熔点较高,若是直接熔渗将侵蚀纤维及界面,影响材料高温性能。综合Cf/SiC-Hf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亟需开发新型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Cf/SiC-HfC材料现有制备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Cf/SiC-Hf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利用真空浸渍法在碳纤维预制体内引入HfO2粉体和碳源,得到Cf/HfO2-C预成型体;
将所得Cf/HfO2-C预成型体置于惰性气氛中,在1300~1800℃下经过碳热还原1~2小时,得到Cf/HfC-C预成型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