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解铝生产的不粘电解质打壳锤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147.9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宋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宋建峰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解铝 生产 电解质 锤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解铝生产的不粘电解质打壳锤头,所述打壳锤头包括锤体,所述锤体至少打壳时与电解质相接触部分的材质为碳素材料、氮化硅结合碳化硅中的任一种。本发明完美地解决了电解质粘附长包的问题,此外,采用非金属材料为基体,复合涂层和基体都不含有影响电解铝质量的有害元素,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不仅能满足锤头下部与920‑960℃电解质接触部分的抗氧化、抗腐蚀、抗磨损性能,又能从根本上杜绝铁元素进入铝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解铝生产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解铝生产的不粘电解质打壳锤头。
背景技术
目前,预焙电解槽氧化铝下料采用自动化中间点式下料,每台电解槽一般设有三至六个Q235钢制打壳锤头交替打壳下料,通过电磁阀控制打壳气缸及打击锤头,击破电解质表面的坚硬结壳,形成孔洞,作为氧化铝投料点。这种方式能很好的实现氧化铝加料的自动控制,但根据工艺要求,每个打壳锤头每昼夜要打击1400次左右,每次打壳时都要与壳层摩擦且浸泡在电解质中2-3秒,频繁的打壳动作会使打壳锤头有较大的磨损,逐渐形成尖锥形,影响打壳效果及下料量,需进行维修、更换;这不仅导致维修成本的增加,而且打壳锤头磨损后的铁屑掺杂在电解质内,使铝液中铁的含量升高,影响原铝的质量。
公开号为CN10202146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铝电解质打壳锤头的材料,其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碳化钨50%-70%,碳化钛5%-10%,碳0.01%-1.0%,硅 0.5%-1.0%,磷小于0.05%,硫小于0.05%,Ni小于0.05%,其余为铁。该专利是以碳化钨为基本材料,由于碳化钨的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防腐性,从而提高了打壳锤头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更换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作量。
但该专利给出的解决方案虽然延长了更换周期,却未能解决另一个严重问题,合金材质的打壳锤头都易于粘附电解质,粘附的电解质越来越大,形成类似“葫芦头”的形状(葫芦头指打壳锤头上下打壳时,锤头粘附的电解质冷却后形成坚硬的结壳,来回反复,粘结的电解质越来越大,形成葫芦的形状),“葫芦头”现象给电解铝生产造成多方面的困扰:(1)首先严重影响了氧化铝的下料,下料口出现堵料,使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降低,导致阳极效应频发,增大了电能消耗;(2)同时,“葫芦头”的逐渐长大,也会造成下料孔扩大,不仅加大了电解槽的热损失,也加剧了周边阳极碳块的氧化,电解质中碳渣增多;(3)再者,“葫芦头”结壳坚硬,为避免影响生产,必须将其敲打掉,敲打时非常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敲打过程难免会对下料气缸造成损伤,增加气缸的损坏率,影响电解槽的稳定运行。
公开号为CN20447477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包打壳器,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打壳锤头、可固定在电解槽上的固定套筒和套设在固定套筒外圈的防堵套筒,打壳锤头包括锤杆,围绕锤杆底部外圈设有数个齿牙,防堵套筒和固定套筒均为上下通透设置,环绕固定套筒的内圈表面设有数个齿槽,打壳锤头上的齿牙与固定套筒上的齿槽为对应设置,打壳锤头底部插入固定套筒内,打壳锤头底部的齿牙相应插入固定套筒的齿槽内;所述防堵套筒与固定套筒为可拆卸连接,防堵套筒底端延伸至固定套筒底端的下侧,该打壳器可自动刮除锤头上硬质大包的无包打壳器。
以上专利代表了本领域中在解决粘附电解质方面的研究方向,目前的技术人员普遍从改进机械装置方面着手,且普遍采用刮除“葫芦头”的方式,初期还可以刮除掉粘附的薄层电解质,电解质粘附性强,易造成卡死故障。这种设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解质粘附的问题,且需要对装置整体做出改变,投入成本高,改进后的装置在打壳的一致性或准确性方面有所欠缺,且使用寿命不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打壳锤头普遍采用普通碳钢或合金钢材质引起的“葫芦头”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解铝生产的不粘电解质打壳锤头,完美地解决了电解质粘附长包的问题,此外,采用非金属材料为基体,复合涂层和基体都不含有影响电解铝质量的有害元素,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不仅能满足锤头下部与920-960℃电解质接触部分的抗氧化、抗腐蚀、抗磨损性能,又能从根本上杜绝铁元素进入铝液。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宋建峰,未经李清;宋建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外回流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真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