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冰刀的改性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7184.1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平;郝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金航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23/06;C08L27/18;C08K7/24;C08K3/30;C08K3/22;C08K3/04;B29C45/77;B29C45/78;B29L3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刀 改性尼龙材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无机高温颜料 聚四氟乙烯 二硫化钼 摩擦系数 纳米碳管 综合性能 吸水率 重量份 石墨 尼龙 拉伸 制备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冰刀的改性尼龙材料,按照重量份计,其成分包括:尼龙‑6 80‑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5‑15份,二硫化钼或石墨3‑8份,无机高温颜料0.03‑0.1份,纳米碳管0.3‑1份。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冰刀的改性尼龙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较低的吸水率和摩擦系数,且密度小,质量轻,该材料制成冰刀,价格低、寿命长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冰刀的改性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滑冰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健身活动,对于那些滑冰爱好者来说,能拥有一双得心应手的滑冰鞋无疑为冰上运动锦上添花。一双滑冰鞋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冰刀。目前人们通常使用的滑冰冰刀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刀刃较长为特点的速滑刀,一种是以刀刃较短纵向曲度大,运动起来灵活自如的球刀。目前速滑冰刀和球刀多采用钢材,钢材硬度高、耐冲击。但是不锈钢冰刀的耐磨性能和耐化学较差,造成不锈钢冰刀的寿命较短。
尼龙,中文名聚酰胺,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的热塑性树脂的总称。尼龙-6(白色):该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高的刚度和韧度、较好的机械减震性和耐磨性,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耐化学性能。一直以来,人们都想将尼龙-6应用于冰刀领域,以降低冰刀的价格,并增强冰刀的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冰刀的改性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冰刀的改性尼龙材料,其成分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尼龙-680-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5-15份,二硫化钼或石墨3-8份,无机高温颜料0.03-0.1份,纳米碳管0.3-1份。较优的配方是:尼龙-6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15份,二硫化钼或石墨3份,无机高温颜料0.1份,纳米碳管0.3份。最优的配方是:尼龙-68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5份,二硫化钼或石墨8份,无机高温颜料0.08份,纳米碳管1份。
进一步,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300万,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100万。
进一步,所述的无机高温颜料是金刚石型钛白粉。
进一步,所述的纳米碳管的长径比为800-1000:1。
进一步,所述的二硫化钼的粒径在0.5-8μm。
进一步,所述石墨的粒径在5-30μm。
进一步,所述的金刚石型钛白粉的粒径在0.5-10μm。
所述的用于冰刀的改性尼龙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尼龙-6颗粒放入真空烘箱中干燥,完成后取出,密封保存;
步骤(2):将步骤(1)处理后的干燥的尼龙-680-10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5-15份,二硫化钼或石墨3-8份,无机高温颜料0.03-0.1份,纳米碳管0.3-1份,置于注塑机的加热料筒中混合均匀并进行加热塑化,温度控制在220-225℃;
步骤(3):将步骤(2)塑化后的混合熔体在注塑机中进行注塑;注塑过程中,料筒后部温度控制在210-220℃,料筒中部温度控制在220-230℃,料筒前部温度控制在220-230℃,料筒喷嘴温度控制在230-235℃,模具温度控制在40-60℃,注射压力控制在40-60MPa;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注塑件,进行精加工,去除毛刺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金航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金航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