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式零件投入检测定位板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7213.4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付晓亮;高飞;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零件 投入 检测 定位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精密式零件投入检测定位板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冲压线模具是汽车冲压件领域最主要最快捷的生产方式之一。检测定位部件又是自动冲压线模具稳定生产的保证书。模具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所有出现的异常都需要通过检测部件来及时反馈,然后迫使生产线停止工作,避免损坏模具和冲压设备。
自动化冲压线上最基本检测部件是:零件检测定位板和自动夹手感应器。其中零件检测定位板主要在模具内部结构上使用;检测定位板有两大功能:1,检测零件投入是否正确;2,零件初定位(终定位一般是靠零件的孔和型面定位)。正是这两大重要功能,使得所有的transfer自动冲压线模具都离不开它。
但是,市场在售的检测定位板体积大,在中小零件(比如汽车底盘件)模具上,使用很不方便。存在因零件小、模具小、空间位置小等因素导致检测定位板无法合适使用的尴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式零件投入检测定位板及其检测方法,提高了冲压件的产品面质量;降低了模具设计开发的难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密式零件投入检测定位板,包括安装座和定位板主体,所述定位板主体呈L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以及竖直设置的立板;所述立板中部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通立板顶端和底端的定位槽,该定位槽将立板一分为二,且定位槽内设置有检测块,所述检测块的底端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板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检测块位置变化的传感器;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检测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接触部和感应部;所述连接部通过销轴与立板连接;所述接触部在自重的作用下,向立板的后方倾斜设置,且部分伸出定位槽;所述感应部位于定位槽内,当接触部受待测零件挤压发生位移时,感应部伸出定位槽,触发定位槽外的传感器产生感应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感器设置在立板前侧面靠近顶端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销轴位于连接部底部靠近前侧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槽的间隙宽度略大于检测块的厚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定位板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当零件投入时,零件边缘与检测块接触,使检测块绕销轴旋转;步骤S2.传感器感应到检测块的位置变化后,将信号发送至压机,即可进行冲压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检测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接触部和感应部;所述连接部通过销轴与立板连接;所述接触部在自重的作用下,向立板的后方倾斜设置,且部分伸出定位槽;所述感应部位于定位槽内,当接触部受待测零件挤压发生位移时,感应部伸出定位槽,触发定位槽外的传感器产生感应信号;步骤S1中,当零件投入时,零件边缘与接触部伸出定位槽的部分接触,接触部受待测零件挤压发生位移,带动感应部绕销轴旋转,直至伸出定位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定位板主体的体积小,因此所需安装面小,上模对应躲开空间也小,所以对模具型面的破坏就少,可有效提高冲压件的产品面质量。另外,定位板主体的体积小也方便布置,进一步使得模具设计开发的难度降低,周期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精密式零件投入检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精密式零件投入检测定位板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块的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
1-安装座;11-安装槽;
2-底板;
3-立板;31-传感器;32-销轴;
4-检测块;41-连接部;42-接触部;43-感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
- 下一篇:一种转子轴承的一体化点胶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