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器件组件、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7304.8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齐卫民;田小红;艾兵祥;王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5 | 分类号: | G02F1/155;G02F1/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器件 组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致变色器件组件、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信息、电子、能源、建筑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
现有技术中的电致变色器件通常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板、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层、阳极电致变色层、离子导电层、阴极电致变色层、透明氧化物导电层和第二基板构成。从制作工艺和粒子导电层的种类来区分主要包括三类:ITO+液态电解质器件、镀膜+UV固化电解质器件和镀膜无机全固态器件;随着器件面积的增加,这三类电致变色器件特别是镀膜无机全固态器件会出现着色退色速度慢和变色均匀性差的问题,通过降低ITO层的方块电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退色速度慢和变色均匀性差的问题,但是要降低ITO层的方块电阻就势必要增加ITO层的厚度,这又会带来电致变色器件的透明度降低的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一定视觉范围内不降低透明度的前提下,增强变色均匀性并加快着色、退色速度的电致变色器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组件、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实现在不降低电致变色器件的视觉透明度的前提下,增强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均匀性并加快变色速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组件,包括:
基板;
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透明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朝向或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具有金属导电层;
位于所述透明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阳极电致变色层;
位于所述阳极电致变色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离子导电层;
位于所述离子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阴极电致变色层;
所述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一金属条和多根第二金属条,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一端用于连接一根所述第二金属条,另一端具有预设长度的留白区域,所述留白区域不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条;
多根所述第二金属条与所述第一金属条连接,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自所述第一金属条一端起沿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方向不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排列。
可选的,相邻所述第二金属条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40μm-600mm,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留白区域的长度等于相邻所述第二金属条之间间距与第二金属条宽度之和的一半。
可选的,所述留白区域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20μm-300mm,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2mm-20mm,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条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5μm-36μm,包括端点值。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组件,包括:
基板;
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透明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朝向或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具有金属导电层;
所述金属导电层包括第一金属条和多根第二金属条,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条沿第一方向延伸,一端用于连接一根所述第二金属条,另一端具有预设长度的留白区域,所述留白区域不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条;
多根所述第二金属条与所述第一金属条连接,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自所述第一金属条一端起沿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方向不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排列。
可选的,相邻所述第二金属条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40μm-600mm,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留白区域的长度等于相邻所述第二金属条之间间距与第二金属条宽度之和的一半。
可选的,所述留白区域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20μm-300mm,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2mm-20mm,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金属条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5μm-36μm,包括端点值。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