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尘燃烧演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7821.5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林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邑市创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00 | 分类号: | G09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300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燃烧 演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仪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演示和研究粉尘燃烧的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爆炸是指尘埃在爆炸极限内遇到热源,火焰迅速传播,释放大量的热。造成极大的伤害。我们不想因粉尘爆炸死亡这样的悲剧再上演。七类粉尘易爆炸:1.金属:铝粉、锌粉、铝材加工研磨粉、2.合成材料:塑料、染料,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3.粮食:小麦粉、糖、奶粉、4.农副产品:棉花茶叶粉末、烟草粉末5.木质:木屑、胶木灰、烟草粉末、植物纤维尘6.煤尘、7.饲料:鱼粉。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氧含量要达到一定浓度、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及起火点。
为了研究粉尘爆炸的危害性,首先要了解粉尘燃烧的迅速和高热量,当前还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探究粉尘燃烧的仪器。
为了满足学生探究科学的需要,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展示粉尘燃烧并且安全可靠的装置,方便进行演示和探究粉尘燃烧的特点和危害性,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避免,进而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燃烧演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尘燃烧演示装置,包括瓶子、瓶盖、吹气口,所述瓶口端与瓶盖通过螺旋连接,瓶底端有较大开口。瓶盖上固定有出气管,所述吹气口通过软管与出气管连接,所述出气管上有很多出气孔,所述瓶盖上还固定有遮挡圈。
优选的,所述瓶子的材料为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在实验过程中,瓶子可用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代替。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材料为橡胶、聚乙烯、聚氯乙烯。所述软管的内径为5-15毫米。
本发明设计科学、能直观演示粉尘爆炸过程,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是一种很好的探究类实验仪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瓶盖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子,2-瓶盖,3-遮挡圈,4-出气管,5-软管,6-吹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粉尘燃烧演示装置,包括瓶子1、瓶盖2、吹气口6,所述瓶子1瓶口端与瓶盖2通过螺旋(即螺纹))连接,瓶底端有较大开口。瓶盖2上固定有出气管4,所述吹气口6通过软管5与出气管4连接,所述出气管4上有很多出气孔,所述瓶盖2上还固定有遮挡圈3。
所述遮挡圈3的作用是:在进行实验时能阻止粉尘进入瓶盖2的螺纹部分。
优选的,所述瓶子1的材料为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在实验过程中,瓶子1可用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剪掉底部来代替。
优选的,所述软管5的材料为橡胶、聚乙烯、聚氯乙烯,所述软管的内径为5-15毫米,所述软管的长度为0.6-1米。
使用时为了保证安全最好在室外进行,若在室内进行,在装入粉尘(如淀粉)时不要量太大。
把一定量的粉尘,比如淀粉通过瓶子1的开口部位装入瓶子1中,点好蜡烛或其他明火,用一只手拿住瓶子1,瓶子1开口部位朝向蜡烛或明火,另一只手把吹气口6罩在嘴上,然后用力吹气,气流顺着软管5从出气管4的小孔吹出,淀粉会从瓶子1开口处喷出,接触蜡烛或明火时,粉尘燃烧。通过人工调整放入粉尘的数量,可以对粉尘燃烧的强度、温度、破坏性等进行研究,如可以把粉尘燃烧的火焰喷向纸张、木板等,进行定性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邑市创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昌邑市创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8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