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中熟中粳水稻产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8003.7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7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左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枞阳县横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中熟中粳 水稻 产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中熟中粳水稻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作物。据考古发现,水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世界上的栽培稻有2个种即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其中亚洲栽培稻种植面积大,遍布全球各稻区,所以称之为普通栽培稻。大量事实证明,我国南方至少是普通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水稻经长期进化和不同生态条件的再塑造便发生了分化,我国学者丁颖(1957)根据对中国栽培稻(属亚洲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和有关古籍的研究认定,中国栽培稻可分成籼、粳两个亚种,并根据品种的温光反应,需水量及胚乳淀粉特性等在籼、粳亚种下又分为早、晚,水、陆,粘(非糯)、糯等不同类型。所以严格地说,把籼、粳和糯稻并列在分类上是不确切的,实际上籼、粳亚种都有粘与糯之分,籼稻的性状比较接近于其祖先野生稻,所以有学者认为籼稻未基本型,粳稻未变异型,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经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发现,不同品种的水稻对于播期、光照利用、肥水管理的影响均不相同,而现有的种植技术并没有对于不同类型品种的水稻种植方式加以区别,水稻的产量没有发挥出巨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中熟中粳水稻产量的方法,实现了高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中熟中粳水稻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每年3月25-30日,选择饱满的中熟中粳水稻种子,使用浸种液浸泡3-5小时,播种在秧田中,同时喷洒生石灰水,每亩用量为15-20千克,生石灰水的稀释比为:生石灰比水为1:460-500,秧田土壤中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土壤腐殖质45-48克/千克、有机氮2.3-2.5克/千克、无机氮0.25-0.27克/千克、速效钾180-200毫/千克、速效磷6-8毫克/千克;
(2)在当年的5月10-20日,将秧苗移栽至稻田,移栽前2-3天,拔出秧苗,喷洒浓度为80-100ppm的山葵粉制剂,并使用稻田水将秧苗浸泡10-12小时,移栽行株距按照32×15厘米,移栽6-10天后,每公顷施入氮肥200-230千克,移栽15-20天后,每公顷施入磷肥60-80千克,移栽25-30天后,每公顷施入钾肥50-65千克;
(3)在水稻进入稻穗期,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进行病害防治,主要利用物理方法消除病虫害,以化学药剂防治为辅,并将药剂用量减轻为正常的60-70%,同时使用2-3个月龄大的鸭子进行生物防治,在雨后放养,每亩放养50-60只,根据雨水量适时补充灌溉水,保证幼穗形成期到全部开花接穗完成期间的稻田水位保持在稻秧的65-75%高度。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水稻种子浸种前在太阳光下晾晒6-8小时,再使用流动的清水浸泡2-4小时,所述的浸种液为咪鲜胺4000-5000倍稀释液,浸泡液要超出种子0.5-1厘米,浸泡后使用清水冲洗3-5次。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山葵粉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山葵根晒干后研磨成粉,加入大蒜熬煮液中浸泡1-2小时,搅拌均匀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育秧土壤的PH值为6.6-6.7,稻田种植的土壤PH值为6.7-6.9。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研究了中熟中粳水稻品种的生长特点,针对播期、肥效的作用、生育期与光温的利用关系对于产量的影响,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中熟中粳水稻对于温度的适应性,选择在每年3月25-30日进行播种育秧,从种子的选择、种子的处理到秧田的养分状况,均经过了反复的试验得到了最佳的产量效果;(2)在当年的5月10-20日,将秧苗移栽至稻田,此时间段水稻的生育期与温度和光照的配合性最大,提高了抽穗量,同时在适宜的时间使用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并防止秧苗不稳定带来的烧苗、死苗现象;(3)在水稻进入稻穗期,病虫害的防治尤为关键,本发明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相结合的方法,以物理防治为主,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提高水稻的安全性。将产量提高了20-24%,且颗粒均匀饱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提高中熟中粳水稻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枞阳县横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枞阳县横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8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小龙虾的综合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砷污染地区水稻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