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8271.9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松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吸附 vocs 废气 固体 废弃物 蓄热 二次 燃烧 净化 装置 专用 冷渣机 | ||
本发明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其特征是:包括扬灰器、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关风阀、滚筒冷渣组件。渣灰采用二级冷却的技术方案,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一级风冷与滚筒冷渣组件二级水冷,保证渣灰温度梯度下降较为稳定、平缓,从而保证不定时间隔排渣时夹套式风冷螺旋输送器中螺旋叶片不会出现局部温度变化较大、受热膨胀后与风冷夹套内壁抱死的问题,设计螺旋破渣铰在回转滚筒体随回转滚筒体旋转而在其圆周面滚动,周而复始地清扫回转滚筒体内壁的结垢,防止回转滚筒体导热系数降低和局部高温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蓄热二次燃烧净化装置专用冷渣机。
背景技术
工业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是大气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VOCs)是对环境都具有严重危害作用的气态污染物,同时也是影响工作场所中操作人员的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它广泛来源于油漆、涂料、涂装、润滑油、橡胶等化学工业。由于其对人体和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作用,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其治理和排放进行严格控制。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燃烧法、化学氧化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等。其中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废气净化有效方法,是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分子筛等)对排放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净化的方法。吸附法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是一种传统的废气治理技术,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治理技术,而低成本有效处置吸附VOCs废气固体废弃物并利用其剩余热值可采用热解的方法处置,那么热解后产生的高温渣灰就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610586215.5,专利名称为滚筒冷渣机)公开了滚筒冷渣机,特征是:进渣箱体;冷却滚筒组件,所述冷却滚筒组件与所述进渣箱体相连且相对所述进渣箱体可转动,所述冷却滚筒组件包括筒体和绝热筒盖,所述绝热筒盖固定在所述筒体的轴向一端且与所述进渣箱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绝热筒盖内限定出绝热空腔;进渣管组件,所述进渣管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渣箱体外、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渣箱体伸入所述冷却滚筒内,所述进渣管组件包括主管和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主管外且所述套管的内周壁与所述主管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第一冷却空腔。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510513247.8,专利名称为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排渣系统)公开了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排渣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冷渣机、输送机构、杂质分离机构、提升机构和送料机构,冷渣机的进料口与锅炉的出渣口连接,冷渣机的出料口与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接、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杂质分离机构的进料口连接,杂质分离机构的出料口与提升机构的进料端连接,提升机构的出料端与送料机构的进料口连接,送料机构的出料口与锅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冷渣机包括基座、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上的冷渣筒,以及驱动冷渣筒旋转的驱动机构,冷渣筒包括外筒和用于承载物料的内筒,外筒设置于内筒的外部,外筒内流通有冷却介质,内筒的进料口与锅炉的出渣口连接,内筒的出料口与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接。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320410453.2,专利名称为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出渣机)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出渣机,其特征是:包括一具有弧形槽(12)的出渣机壳体(1)、安装在出渣机壳体上并向弧形槽供水的水箱(2)以及安装在弧形槽中并与弧形槽的底面配合的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中,主轴(3)通过其两端的主轴轴承(13)水平安装在出渣机的壳体上,主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安装在出渣机壳体上的液压缸(11)连接以受其驱动,主轴上安装有至少两个主传动曲柄(4),每一个主传动曲柄分别与一个主推杆(5)的后端铰接,主推杆的前端均连接在一与弧形槽的底面配合的主推板(6)上,主推杆的上侧分别通过铰接座(8)与一小刮板(7)铰接;其特征在:所述小刮板与主推杆之间的夹角保持在0~15度之间,小刮板的下沿固定有一向下伸出的挡条(9),铰接座朝向小刮板的一侧制有至少两级用于阻挡所述挡条的台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松,未经杨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8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用改性隔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层复合聚合物微孔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