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内服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8386.8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1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邓泽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泽潭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慢性胃炎 重量份数 配伍 佛手 无毒副作用 服用方便 临床疗效 内服中药 清洗烘干 铁皮石斛 中药原料 主次分明 煅瓦楞子 蒲公英 炒白术 刀豆子 法半夏 厚朴花 药用量 制元胡 治愈率 荜澄茄 蜂蜜 党参 陈皮 甘松 目筛 细面 治疗 复发 梅花 消毒 中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蒲公英(带花)10‑40,厚朴花10‑25,绿萼梅花10‑25,铁皮石斛15‑40,刀豆子15‑40,荜澄茄9‑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甘松9‑20,党参10‑25,炒白术10‑25,陈皮10‑25,法半夏10‑25,制元胡10‑20,佛手10‑20,煅瓦楞子10‑25。上述中药原料清洗烘干研成细面,过目100‑120目筛,消毒后加入适量蜂蜜,制成丸剂或片剂,该药用量每日3次,每次6克,一月为一疗程,重者连服1‑2个疗程。本发明的优点是配伍完善,主次分明,符合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法,且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追访一年未见复发,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学领域,特别涉及治疗慢性胃炎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主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毒素、刺激性食物、药物、胆汁反流、口腔、咽部感染等因素。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胃脘不适、隐痛、食欲减退、饱胀、反酸、喛气、呕吐等主要临床症状。属中医胃脘痛等范畴。综其病因病机大致以肝气犯胃、寒邪客胃、湿热阻胃、脾胃虚损等。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其药物如庆大霉素片,奥美拉唑等。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着广阔的前景,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疗效持久等优势。目前中医药治疗多以口服汤剂及现有市场出售的各种养胃健胃丸剂,虽有疗效,但单独使用不佳,特别对反复发作,病程年久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通过查新检索在治疗慢性胃炎的方药中,应用蒲公英、厚朴花、绿萼梅花、石斛、党参、白术、陈皮、半夏、元胡、佛手等药层出不穷,我们在临床反复实验中发现其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配伍完善、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蒲公英(带花)15-40,厚朴花10-25,绿萼梅花10-25,铁皮石斛15-40,刀豆子15-40,荜澄茄9-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甘松10-20,党参10-25,炒白术10-25,陈皮10-25,法半夏10-25,制元胡10-20,佛手10-20,煅瓦楞子10-2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原料最佳重量份数配比为:蒲公英(带花)30,厚朴花15,绿萼梅花15,铁皮石斛30,刀豆子30,荜澄茄12,甘松12,党参15,炒白术15,陈皮15,法半夏15,制元胡15,佛手15,煅瓦楞子15。
上述中药原料清洗烘干研成细面,过目100-120目筛,消毒后加入适量蜂蜜制成丸剂或片剂,该药用量每日3次,每次6克。一月为一疗程,重者连服2个疗程。
本发明的优点是配伍完善,服用方便,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追访一年未见复发,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蒲公英(带花)15,厚朴花10,绿萼梅花10,铁皮石斛15,刀豆子10,佛手10,煅瓦楞子10。上述中药原料清洗烘干磨成细面,过目100-120目筛,消毒后加入适量蜂蜜制成丸剂或片剂。比例配药对慢性胃炎脾胃虚损型胃炎疗效较好,但对湿热中阻的症状改善不明显,效果不佳。
实施例2: 蒲公英(带花)40,厚朴花25,绿萼梅花25,铁皮石斛40,刀豆子40,荜澄茄20,甘松20,党参25,炒白术25,陈皮20,法半夏20,制元胡20,佛手20,煅瓦楞子20。上述中药原料清洗烘干研成细面,过目100-120筛,消毒后加入适量蜂蜜制成丸剂或片剂。比例配药对慢性胃炎、湿热中阻型疗效较好,但对寒邪客胃型等症状改善不明显,效果不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泽潭,未经邓泽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8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