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抛光机的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9509.X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品(香港)公司;谢永灵 |
主分类号: | B23K26/352 | 分类号: | B23K26/352;B23K26/082 |
代理公司: | 44274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中国香港将军澳***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H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抛光机 以及 使用 抛光 方法 | ||
本发明所涉及一种激光抛光机,包括激光扫描系统,高速振动器,以及XY移动平台。因高速振动器安装在XY移动平台上。激光扫描系统包括激光光源,扫描振镜,场镜。使用时,先利用场镜往复来回移动,使场镜发射出第一回合激光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多路第一回合路径痕迹,再开启高速振动器,使场镜发射出第二回合激光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多路第二回合路径痕迹;第二回合路径痕迹的宽度大于第一回合路径痕迹的宽度,第二回合路径痕迹覆盖于第一回合路径痕迹与第一回合路径痕迹形成的第一回合路径间隙,形成无痕迹的金属镜面。从而被抛光的金属工件表面无残留金属粉末且金属工件表面不被损坏。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加工简单及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件表面抛光方面的激光机的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伴随着对工件表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对工件表面处理的金属抛光方法分为机械式抛光方法和非接触式抛光方法。金属抛光方法是机械式抛光方法最常见一种,其利用抛光轮转动和外加抛光粉和液体作用于工件表面,此种抛光方法容易造成金属粉末残留于工件表面,和被抛光工件表面被损耗。电子束金属抛光是非接触式抛光方法最常见一种,此种抛光方法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需要在高度真空的环境下加工,在使用领域方面受到极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可以避免被抛光的金属工件表面无残留金属粉末和金属工件表面不被损坏,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的激光抛光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具有加工简单、使用方便的激光抛光机的抛光方法。
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所采用一种激光抛光机,其包括激光扫描系统,高速振动器,以及XY移动平台;所述高速振动器安装在XY移动平台上,所述的XY移动平台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高速振动器的开关;所述的激光扫描系统包括激光光源,安装在激光光源一端的扫描振镜,安装在扫描振镜上端的场镜;先利用场镜往复来回移动,使场镜发射出第一回合激光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多路第一回合路径痕迹,再开启高速振动器,使场镜发射出第二回合激光在金属工件表面上形成多路第二回合路径痕迹;第二回合路径痕迹的宽度大于第一回合路径痕迹的宽度,所述第二回合路径痕迹覆盖于第一回合路径痕迹与第一回合路径痕迹形成的第一回合路径间隙,形成无痕迹的金属镜面。
依据主要技术特征进一步限定,首先,从场镜发射出第一回合激光,在扫描振镜控制下,所述第一回合激光射出一条表面熔化的第一回合路径痕迹;所述第一回合激光在扫描振镜的控制下,在金属工件表面来回往复运动,使金属工件表面上相邻的第一回合路径痕迹与第一回合路径痕迹之间形成第一回合路径间隙;然后,开启高速振动器,从场镜发射出第二回合激光,在扫描振镜控制下,使第二回合激光沿着垂直于第一回合路径间隙的方向振动移动,驱使第二回合激光在被加工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第二回合路径痕迹,该第二回合路径痕迹宽度是第一回合路径痕迹宽度的二倍;在扫描振镜和高速振动器共同控制下,所述第二回合激光来回往复运动,使在金属工件表面上的第二回合路径痕迹覆盖和抚平第一回合路径间隙,形成无痕迹的金属镜面;所述第一回合激光所使用的激光光源的点能量大于1.5mJ,频率大于100KHz,扫描速度大于100mm/sec,熔化热能大于64KJ/Kg,且小于1577kJ/kg;高速振动器振动速度大于1000来回/秒,且在0.5mm的范围振动,将第二回合激光的光斑扩宽,由原来0.1mm至0.3mm的宽度,扩大到0.6mm至1mm的宽度,所述第二回合激光所使用的激光光源的点能量大于1.5mJ,频率大于100KHz,扫描速度大于1000mm/se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品(香港)公司;谢永灵,未经和品(香港)公司;谢永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95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