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imulink仿真的路网动态交通流预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69677.9 申请日: 2017-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6846818B 公开(公告)日: 2019-12-10
发明(设计)人: 刘艳忠;蒋琳;江航;王劲军;杨德民;顾超然;饶明雷;张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8G1/01 分类号: G08G1/01;G06F17/50
代理公司: 32237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许峰
地址: 450044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simulink 仿真 路网 动态 通流 预测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Simulink仿真的路网动态交通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获取待预测路网的基础交通信息,所述基础交通信息包括路网拓扑结构信息和路网交通运行信息;

步骤20)根据步骤10)获取待预测路网的基础交通信息,创建基于Simulink的路网交通仿真系统;

所述的步骤2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创建九类路网结构S函数模块:打开Matlab/Simulink的空白编辑器,选择User-Defined Functions模块库中的S函数模块,添加九个S函数模块到模块编辑器中;九个S函数模块分别命名为:车辆生成模块、车辆进入路段模块、车辆单车道前进模块、车辆换道模块、进口区域行驶模块、进口车辆驶入交叉口模块、信号控制模块、交叉口内部行驶模块和接口模块,创建九类路网结构S函数模块;

步骤202)设置九类路网结构S函数模块参数属性:

在车辆生成模块中设置输入参数Oi

在车辆进入路段模块中设置输入参数MJ

在车辆单车道前进模块中设置输入参数Lmj

在车辆换道模块中设置输入参数Pli,Pti,Pri

在进口区域行驶模块中设置输入参数AK,Lak

在进口车辆驶入交叉口模块中设置输入参数HI

在信号控制模块中设置输入参数SI

在交叉口内部区域行驶模块中设置输入参数Ili,Tli,Tri

在接口模块中设置输入参数RI

步骤203)搭建路网交通仿真系统:根据步骤10)获取的待预测路网的拓扑结构信息,与待预测的路网结构一一对应,通过在Matlab/Simulink组件中添加和连接步骤201)创建的九类路网结构S函数模块和步骤202)设置的九类S函数模块参数,搭建面向实际交通环境的Simulink路网交通仿真系统;

步骤30)根据步骤20)创建的路网交通仿真系统,进行路网交通流动态预测,提取预测的交通信息;

所述的步骤3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采用精细化可变元胞自动机,建立车辆行驶模型;

步骤302)将步骤301)建立的车辆行驶模型添加到S函数模块中;

步骤303)执行Simulink仿真,提取预测交通信息;

所述步骤30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1)进行网格化处理待预测路网,具体包括:按照1m×0.9m的精细化元胞尺寸将待预测路网网格化,并在路网空间上建立坐标系;所述坐标系以西向东方向为X轴,以南向北方向为Y轴;采用车头位置所在坐标作为车辆坐标;

步骤3012)按式(1)计算每辆车在t时刻占用的元胞数:

式中,Nx表示车辆沿X轴方向占用的元胞个数,Ny表示车辆沿Y轴方向占用的元胞个数,ceil表示向下取整,Lveh表示车辆的宽度,vn(t)表示车辆n在t时刻的速度;

步骤3013)建立车辆行驶模型,包括车辆前行运动模型、车辆侧向运动模型、车辆冲突消除模型;定义xn(t)表示车辆n在t时刻的横坐标;xn(t+1)表示车辆n在t+1时刻的横坐标;yn(t+1)表示车辆n在t+1时刻的纵坐标;将车辆的速度vn按照元胞/秒进行量纲转换;

所述车辆前行运动模型包括:车辆加速运动、车辆减速运动、车辆随机慢化和车辆的前行运动位置;

所述车辆加速运动模型如式(2)所示:

其中,vn(t+1)表示车辆n在t+1时刻的速度,表示车辆平均加速度,vmax表示车辆的最大速度;

所述车辆减速运动模型如式(3)所示:

其中,表示车辆的平均减速度,dfn(t)表示车辆减速后与前车保持的安全间距,dfn(t)=xn+1(t)-xn(t),xn+1(t)表示车辆n+1在t时刻的横坐标;

所述车辆随机慢化模型为:设t+1时刻车辆n的速度vn(t+1)以概率pr减速,0<pr<1,并生成概率随机数R1,0<R1<1;如果R1≥pr,那么t+1时刻车辆n的速度按照车辆的平均减速度再次减速;如果R1<pr,那么t+1时刻车辆n的速度保持不变;

依次执行加速运动模型、减速运动模型和随机慢化模型,得到最终速度;车辆n根据t+1时刻的最终速度向前行驶;

所述确定车辆的前行运动位置模型如式(4)所示:

xn(t+1)=xn(t)+vn(t+1) 式(4)

所述车辆侧向运动模型包括:

首先,分配车辆的转向属性,生成概率随机数R2,0≤R2≤1;根据步骤10)获取的参数Pli、Pti和Pri,如果R2<Pti,那么将车辆n设定为直行车;如果Pli+Pti>R2≥Pti,那么将车辆n设定为左转车;如果R2≥Pli+Pti+Pri,那么将车辆n设定为右转车;

其次,判断是否具有换道倾向:当车辆满足下列条件,则车辆n在t时刻具有换道倾向:在t时刻车辆n与正前方车辆的间距dfn(t),不能保证t时刻车辆n按速度值vn(t)行驶;或者,在t时刻车辆n不在路段或进口区域的最右侧车道上行驶,且车辆n为右转车;或者,在t时刻车辆n不在路段或进口区域的最左侧车道上行驶,且车辆n为左转车;或者,在t时刻车辆n不在路段或进口区域的中间车道上行驶,且车辆n为直行车;

最后,确定车辆的侧向运动位置:如果t时刻车辆n具有换道倾向,并将车辆的速度vn按照元胞/秒进行量纲转换,满足dlfn(t)>vn(t)或drfn(t)>vn(t),那么车辆n可安全换道;如果dlfn(t)>drfn(t),则车辆n向左侧车道换道;如果dlfn(t)≤drfn(t),则车辆n向右侧车道换道;其中,dlfn(t)表示在t时刻车辆n与左前方车辆的间距,drfn(t)表示在t时刻车辆n与右前方车辆的间距;确定车辆的侧向运动位置后,更新车辆的纵坐标yn(t+1);

所述车辆冲突消除模型包括:在交叉口内部右转车不受信号控制,存在右转车辆与对向直行车辆的交织冲突;如果右转车辆抵达冲突元胞的时间大于对向直行车,即dnr(t)/vnr(t)>dnz(t)/vnz(t),那么右转车优先通行;如果右转车抵达冲突元胞的时间小于或等于对向直行车,即dnr(t)/vr(t)≤dnz(t)/vz(t),那么直行车优先通行;其中,dnr(t)表示第n辆右转车距离冲突元胞的位置,vnr(t)表示第n辆右转车在t时刻的速度,dnz(t)表示第n辆直行车距离冲突元胞的位置,vnz(t)表示第n辆直行车在t时刻的速度;

所述步骤302)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车辆生成模块,将步骤10)获取的边界路网占有率Oi输入信号发生器;

对于车辆进入路段模块,将步骤3013)中的车辆侧向运动模型编译成M文件,并限定车辆的纵坐标取值小于路段上的车道数MJ,即yn(t+1)<MJ

对于车辆单车道前进模块,将步骤3013)中的车辆前行运动模型编译成M文件,并限定车辆的前行运动位置小于路段上的车道长度Lmj,即xn(t)<Lmj

对于车辆换道模块,将步骤3013)中的车辆侧向运动模型编译成M文件,在分配车辆转向属性时,左转车比例为Pli,直行车比例为Pti,右转车比例为Pri

对于进口区域行驶模块,将步骤3013)中的车辆前行运动模型编译成M文件,并限定车辆的前行运动位置小于进口区域的车道长度Lak,即xn(t)<Lak;同时,将步骤3013)中的车辆侧向运动模型编译成M文件,并限定车辆的侧向位置小于进口区域的车道数AK,即yn(t)<AK

对于进口车辆驶入交叉口模块,将步骤3013)中的车辆冲突消除模型编译成M文件,冲突元胞位置按HI取值;

对于信号控制模块,将步骤10)获取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SI输入信号发生器;

对于交叉口内部区域行驶模块,将步骤301)中的车辆前行运动模型编译成M文件,并且限定直行车辆的前行运动位置小于交叉口长度Ili,左转车辆的前行不能超过左转轨迹长度Tli,右转车辆的前行不能超过右转轨迹长度Tri

对于接口模块,采用开放边界条件,将接收到的车辆剔除出仿真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96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