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供电的过热保护LED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9865.1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4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良;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5/04 | 分类号: | H02H5/04;H02J50/12;H02J50/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5299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供电 过热 保护 led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供电的过热保护LED电路,属于LED电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非辐射性磁耦合谐振作为新型无线供电技术,通过使两个相同频率的谐振物体产生很强的相互耦合,而对周围非谐振频率的接受端只有较弱的耦合。磁耦合谐振系统包括发射谐振线圈、次级接收谐振线圈和负载。
LED 由于其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小型化、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等优势,在金融、交通、体育、广告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LED 工作在低压环境下且由电流来
进行驱动,一般在 LED 电路中,LED 工作的电源是从供电电源降压后而得到的,目前现有的 LED 电路较为复杂,其降压电路一般采用阻容降压电路,阻容降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容抗来限制最大工作电流,这类电路的输出电流较
小,随着输入电压的改变,LED 的亮度也随之改变,而且阻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
源,安全性较低 ;此外,LED 工作电路中的高频噪声、电压的激变均会影响其发光效果,所以在 LED 电路中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给 LED 发光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 ;LED 的自身温度会随着发光时间的增长而升高,当到达一定高温时,LED 会发生爆裂甚至烧坏整个 LED 电路,造成不可挽救的经济损失。
LED具有节能的显著优点,LED颜色变化可以美化环境,无线供电LED灯在很多特种场合具有防触电、防爆等优势。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基于磁耦合无线供电实现更智能的LED照明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磁耦合谐振无线供电LED照明应用场合,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供电的过热保护LED电路。通过磁耦合谐振无线供电技术控制多路LED照明电路,从而实现基于无线供电的多路LED照明。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供电的过热保护LED电路,包括高频信号源、驱动电路、直流电源、发射线圈电路、MOS管、N个接收线圈电路、N个整流滤波电路、N个过热保护电路、N个开关电路以及N个负载电路,N为正整数,其中:
高频信号源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向驱动电路提供高频信号;
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MOS管的栅极连接,为MOS管提供高频工作所需的驱动能力;
发射线圈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MOS管的漏极,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MOS管的源极分别接地;
每个接收线圈电路分别连接一个整流滤波电路,每个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与一个过热保护电路一个开关电路连接,开关电路分别与过热保护电路和负载电路连接;
每个过热保护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电阻、第四和第五电容、比较器和开关控制电路,其中,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五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比较器的电源端、第五电阻的一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和比较器的接地端分别接地,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后与开关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开关电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发射线圈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的一个公共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个公共端与MOS管的漏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每个接收线圈包括并联的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相连的桥式整流电路和LC滤波电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桥式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二极管,LC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感和第三电容;其中,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收线圈电路的一端,接收线圈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LED负载为发光二极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MOS管的工作频率和发射线圈电路的工作频率一致。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9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大头机‑黑白)
- 下一篇:键盘(K3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