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频空调负荷的聚合控制削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9893.3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8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济如;高赐威;李琥;谈健;周琪;韩俊;祁万春;王哲;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11/62 | 分类号: | F24F1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熊玉玮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片 变频空调 聚合控制 削峰 始端 空调温度控制 用户舒适度 长度相等 电力调度 峰值时刻 时间负荷 循环检测 削减 日负荷 单台 空调 预测 | ||
1.变频空调负荷的聚合控制削峰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预测日负荷曲线进行等时长划分得到若干时间片,检测峰值时刻,排除峰值时刻所属时间片上已经受控的空调或可控时长小于两个时间片长度的空调或已经达到单台空调允许控制次数的空调后筛选出可控空调,计算各可控空调的可削减功率,根据控制目标选取能够最大化实现控制目标的可控空调作为控制对象,在峰值时刻左右各1/2的时间片上削减控制对象的可削减功率,
周而复始地,检测峰值时刻并筛选可控空调,选取控制对象,在峰值时刻左右各1/2的时间片上削减控制对象的可削减功率直至完成控制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空调负荷的聚合控制削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达到最大削减潜力为控制目标时选取可削减功率最大的可控空调为控制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空调负荷的聚合控制削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达到最优经济性为控制目标时选取单位负荷削减所需激励费用最小的可控空调为控制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变频空调负荷的聚合控制削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负荷削减所需激励费用为单次控制激励费用与单次控制削减潜力的比值,可控空调的单次控制削减潜力即为其可削减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变频空调负荷的聚合控制削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计算各可控空调的可削减功率:
根据变频空调实验拟合的制冷量与运行频率的关系式、耗电功率与运行频率的关系式确定可控空调稳定运行的耗电功率PAC以及可控空调制冷运行的最低功率PAC0,可控空调的可削减功率ΔP为ΔP=PAC-PAC0,PAC0=m·RF+n,a、b、c、m、n为变频空调实验拟合的系数,Tout为室外温度恒定值,Ts1为可控空调的原设定温度,RF为空调最低运行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变频空调负荷的聚合控制削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峰值时刻左右各1/2的时间片上削减控制对象的可削减功率通过基于单台空调温度的控制方法实现,基于单台空调温度的控制方法具体为:
首先,根据空调常规变频方法中频率与温差的关系以及空调用户能够接受的舒适区间[Tmin,Tmax]确定控制对象设定温度所属区间[Tsmin,Tsmax],Tmin+n≤Tsmin<Tsmax≤Tmax-N,Tmax、Tmin分别为空调用户能够接受的最高、最低舒适温度,Tsmax、Tsmin分别为控制对象设定温度的最大、最小值,N、n分别为调控前室内温度与控制对象设定温度的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
接着,以空调最低频率运行控制对象,逐渐升高控制对象设定温度,在控制对象设定温度达到空调用户能够接受的最高舒适温度时结束对控制对象的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空调负荷的聚合控制削峰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控时长tlast根据空调房间热力学模型确定为:Ts1为空调的原设定温度,Ts2为空调受控后的设定温度,Tout为室外温度在短时间内的恒定值,Qmin为空调制冷量的最低保持值,R为空调的等效电阻,C为空调房间的等效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变频空调负荷的聚合控制削峰方法,其特征在于,变频空调实验拟合的制冷量与运行频率的关系式、耗电功率与运行频率的关系式为:是t时刻空调的制冷量,是t时刻空调的耗电功率,f(t)是t时刻空调的运行频率,f(t-1)为t-1时刻空调的运行频率,LF为空调最高运行频率,K为空调变频控制系数,ΔTt-1为t-1时刻室内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差值,Tint、Toutt分别为t时刻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Tint+1、Toutt+1分别为t+1时刻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R为空调的等效电阻,C为空调房间的等效热容,Δt为时间片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东南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98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