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的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微波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0153.1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必衍;曾惜;陈柏蓉;孟天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霏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B01J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用于 粉末 活性炭 再生 微波炉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微波炉,包括固定座,支撑架,微波加热炉,微波发射器,排湿管道,轴承,螺旋提升装置,刮板和开合门,所述的微波加热炉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微波发射器安装在微波加热炉的侧壁上并与外部电源连接。本发明通过微波加热炉的设置,有利于增大内部放置空间,可批量进行活性炭的再生,生产效率更高;螺旋提升装置和刮板的设置,螺旋扇叶旋转可以带动粉末活性炭提升,到达顶部后被刮板刮下,粉末活性炭自然掉落,有利于使受热更加均匀;排湿管道上盖板和收集管的设置,有利于在湿气排出遇冷凝结时,将凝结水导流至收集管内,防止凝结水重复进入微波加热炉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微波炉。
背景技术
活性炭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隙结构和客观的比表面积,且对多种分子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目前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和污染水源净化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而用过的活性炭若不进行回收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活性炭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803504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开合的门、层级支架结构、抽屉型盒体、控制模块和炉体,所述的炉体设置有可开合的门,所述的炉体内部为内空型炉腔,在所述的炉腔的四壁及顶部周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保温层上均镶嵌有磁控管,所述的层级支架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炉腔内,所述的抽屉型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层级支架结构上,所述的磁控管通过控制电路与外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的炉体上,用于控制所述的控制电路。但是现有的粉末活性炭再生的微波炉还存在着批量生产效率低,不方便移动,排湿管道热气凝结易回流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微波炉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微波炉,以解决现有的粉末活性炭再生的微波炉批量生产效率低,不方便移动,排湿管道热气凝结易回流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用于粉末活性炭再生的微波炉,包括固定座,支撑架,微波加热炉,微波发射器,排湿管道,轴承,螺旋提升装置,刮板和开合门,所述的微波加热炉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微波发射器安装在微波加热炉的侧壁上并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的排湿管道连通在微波加热炉的顶部;所述的轴承设置在微波加热炉的上部中心位置和下部中心位置;所述的螺旋提升装置设置在微波加热炉内部并与轴承轴接;所述的刮板设置在微波加热炉的内部上方;所述的开合门设置在微波加热炉的侧壁上;所述的螺旋提升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转轴和螺旋扇叶,所述的转轴通过减速机与驱动电机机械连接;所述的螺旋扇叶安装在转轴上。
所述的转轴轴接在轴承内部。
所述的轴承与微波加热炉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垫。
所述的螺旋扇叶的底部与微波加热炉的炉底接触,顶部与所述的刮板接触,配合转轴的设置,螺旋扇叶的旋转可以带动粉末活性炭提升,到达顶部后被刮板刮下,粉末活性炭自然掉落,有利于使受热更加均匀。
所述的减速机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
所述的排湿管道包括排气筒,支撑杆,盖板,收集管和收集箱,所述的高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排气筒的正上方;所述的收集管一端连接在盖板上,另一端与收集箱连通。
所述的盖板具体采用一端为尖角的弧形板,所述的收集管连接在盖板的尖角处,有利于在湿气排出遇冷凝结时,将凝结水导流至收集管内,防止凝结水重复进入微波加热炉内。
所述的开合门上还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的观察窗具体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窗,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外部观察微波加热炉内的工作情况。
所述的固定座的底部还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的移动轮采用4个聚氨酯双刹车万向轮,有利于移动灵活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霏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霏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0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