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脱离金属球囊递送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0208.9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0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F.N.弗拉纳诺;K.斯蒂芬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提奥医疗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美国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离 金属 递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装置及用于封闭血管或治疗血管动脉瘤的方法,所述医疗装置包括附接至导管的压缩的可膨胀的可脱离单叶金属球囊。所述球囊可利用诸如金、铂或银的延性金属制造,使得所述球囊在膨胀期间将适形于空隙空间的形状,并且使得所述球囊可随后通过施加外力来成形。所述球囊可被构造成使得其可通过物理方式或电解与所述导管脱离。所述球囊的表面可被构造成促进组织生长到球囊壁中并释放药物或药理学活性分子,使得血管封闭或动脉瘤密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以保持。
本申请是于2003年7月17日提交的已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专利申请(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2800055747,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2/021620 ,发明名称“可脱离金属球囊递送装置和方法”)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1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Detachable Metal Balloon DeliveryDevice and Method”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433,305号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利用递送装置递送至身体内期望位置的各种形式的可扩张的可脱离金属球囊。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将球囊附接至导管递送装置,压缩球囊,将压缩球囊定位到血管选定节段或动脉瘤的管腔中,使球囊膨胀和扩张,然后使球囊与导管分离,使得在导管被移除时球囊以扩张状态保留在适当位置的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球囊定位在期望位置并使得球囊在期望位置处膨胀或扩张的各种递送装置,包括导管。
背景技术
瑞典的血管造影术先驱Sven-Ivar Seldinger对柔性线进行改造,使其适合于作为在血管中推进导管的过程中支承导管的工具插入到血管中。含有球囊的导管随后被开发并被用于封闭血管。在某些情况下,通常为了永久性封闭血管,这些导管的球囊部分可与导管部分分离或“脱离”并在导管部分被移除时存留在身体中。传统的可脱离球囊由可通过利用流体或气体伸张来膨胀和扩张的顺应性无孔材料如硅酮形成,并且含有在球囊与导管脱离之后维持球囊压力的阀门。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顺应性可脱离硅酮球囊具有较多的缺陷。首先,该球囊的光滑表面和材料性质不能促进来自封闭的血管的壁的组织的并入。因此,脱离的球囊易于迁移,并且移向血管系统中的非靶位置,从而导致非靶血管的封闭。其次,这些球囊上的阀门将经常泄漏,顺应性球囊然后将紧缩,从而增加球囊移动的风险并导致不可接受的血管再通率。最后,当膨胀时,这些球囊有弹性,并且在膨胀和脱离后对再成形有抵抗力。最后,这些球囊的表面不是特别适合于递送药物或其它药理学活性分子。
最近,一段短的盘绕金属线(线圈)作为封闭血管和血管动脉瘤的医疗装置受到青睐。为了用线圈治疗血管或动脉瘤,手术人员将导管插入到血管系统的管腔中,并操纵导管尖端而使其到达期望位置。在导管尖端处于适当位置后,手术人员使小线圈通过导管进入血管管腔或动脉瘤腔中。完全封闭血管或动脉瘤常需要许多线圈,导致高成本和长的治疗时间。此外,在手术过程中线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远离治疗位置并封闭非靶血管,从而迫使手术人员将线圈从非靶位置处取回。
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利用金属球囊的其它现有技术装置需要膨胀及随后的紧缩才能有效实施。例如,Hines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布第2007/0288083号描述了双叶金属球囊,其中球囊的一个叶插入在动脉瘤中,将另一个叶仍然在载瘤血管中,然后使这两个叶膨胀并然后紧缩,使得每个叶形成覆盖介于血管与动脉瘤之间的开口的一侧的扁平盘。这种医疗装置具有一些缺陷。例如,动脉瘤管腔中仍然存在空隙,其可导致不完全动脉瘤栓塞或再通。另外,皱缩的装置的一部分伸入到邻近载瘤血管的管腔中,导致一定程度的血管变窄和不规则,这增加了受治疗血管的血栓形成、内膜增生和狭窄的风险。
因此,需要具有可脱离金属球囊的医疗装置,所述可脱离金属球囊可膨胀从而填充空隙,可在保持膨胀的同时与递送装置脱离,不需要阀门,并且可以随后被成形为与期望的空隙配合。而且,需要提供局部药物递送的装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提奥医疗公司,未经阿提奥医疗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0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