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肿瘤显像的正电子核素标记多肽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0337.8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福;霍焱;庞小溪;闫平;陈雪祺;张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1/13;A61K51/08;A61K51/04;A61K10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张立娜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肿瘤 显像 正电子 核素 标记 多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肿瘤显像的正电子核素标记多肽。本发明设计合成的RRL多肽如式I所示,进一步将其与双功能螯合剂DOTA耦联,并进行正电子核素标记。相关实验研究表明标记后的探针能够明显地靶向肿瘤组织,所得图像清晰,对比度高,并且标记方法简单,标记率高,放射化学纯度较高,体外稳定性好。本发明对于肿瘤显像及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显像的正电子核素标记多肽。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现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常见疾病。
肿瘤新生血管异于正常血管,主要分布于肿瘤生长活跃的边缘区,部分则分布于瘤体内部。它对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也是恶性肿瘤诊治的重要靶点。高度血管生成的肿瘤患者一般预后较差。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具有诊治优势,包括药物直接接触内皮细胞,可减少血药浓度;破坏少部分肿瘤内皮细胞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不同肿瘤的血管内皮存在共性,拓宽了靶向肿瘤药物的疾病谱,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近年来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具有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多肽实现放射免疫显像及放射免疫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多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相比于传统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外照射放疗,更是具有显著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肿瘤显像的正电子核素标记多肽。
首先,本发明保护两种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A和化合物B;
其中,所述化合物A为经过改造的RRL多肽,具体如式I所示;
式I中,“4-Abz”表示对氨基苯甲酸。
所述化合物B通过将所述化合物A与双功能螯合剂偶联后所得。
其中,所述双功能螯合剂可为DOTA。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功能螯合剂具体如式II所示:
相应的,所述化合物B具体如式III所示,记为DOTA-RRL:
其次,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标记物。该标记物为通过将所述化合物B进行正电子核素标记后所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电子核素具体为68Ga;相应的,所述标记物具体如式IV所示,记为68Ga-DOTA-RRL:
再次,本发明还保护制备式III所示化合物B(DOTA-RRL)的方法,以及制备式IV所示标记物(68Ga-DOTA-RRL)的方法。
(1)制备式III所示的化合物B(DOTA-RRL)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将质量比为1:(1±0.5)(如等质量)的式I所示化合物(RRL多肽)与式II所示化合物(DOTA-NHSEster)溶解于pH为7.4±0.5的缓冲液(如pH为7.4的PBS缓冲液)中,于60±5℃(如60℃)反应30±5min(如30min)。
进一步,在该方法中,反应后还可包括对反应产物进行HPLC分离纯化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为将RRL多肽1mg与DOTA-NHS Ester 1mg溶解于pH为7.4的PBS缓冲液中,加热60℃,30min后经HPLC分离纯化,收集紫外峰处产物即获得DOTA-RR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0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定植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