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暖双供式太阳能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0830.X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1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州旗;宋晓燕;刘宝林;豆孟柯;郭治宇;何玉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F3/12;A45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暖 双供式 太阳能 背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暖双供式太阳能背包,用于对使用者的汗液进行加热挥发从而对使用者周围的环境进行温度调节,其特征在于,具有:双肩背包体;支撑件,具有空腔;温度调节部,包括敷设在支撑件一侧上的透气棉层、设置于支撑件内的防冷凝绝热隔气层板以及安装在该防冷凝绝热隔气层板上的半导体制冷片;电源部,包括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充电保护器;以及控制部,包括控制器,其中,支撑件的下侧设置有进风口,上侧设置有出风口,温度调节部还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内的风扇,用于把湿热空气和冷空气排到出风口处进行混合形成一定温度的混合空气,该混合空气从出风口排出并与使用者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温度调节,以此达到预防使用者患风湿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背包,具体涉及一种冷暖双供式太阳能背包。
背景技术
如今无论在工作,上学亦或外出旅行中,双肩包背客越来越多,但现今背包都无良好的背部散热装置,随之产生的问题是背包与人体接触部分很容易导致人体出汗受潮,产生不适感,长此以往会引发风湿和湿疹等皮肤疾病。
现有的半导体制冷包普遍使用制冷片直接与人体背部接触,极易产生局部温度不适感,严重会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背部汗毛孔关闭,引发毛囊炎等疾病。同时制冷片也没外部支撑装置,极易挤压损坏。除此之外,背包出行尤其在冬夏季,室外气温对人影响也很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暖双供式太阳能背包,用于对使用者的汗液进行加热挥发从而对使用者周围的环境进行温度调节,其特征在于,具有:双肩背包体;支撑件,具有空腔,竖直设置在双肩背包体的背侧上;温度调节部,包括敷设在支撑件远离双肩背包体的一侧上的透气棉层、设置于支撑件内的防冷凝绝热隔气层板以及多个安装在该防冷凝绝热隔气层板上的半导体制冷片;电源部,包括设置在双肩背包体内的锂电池、敷设在双肩背包体外侧用于对锂电池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连接在锂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充电保护器,该充电保护器用于对锂电池进行充电过载保护;以及控制部,包括设置在双肩背包体上的并与半导体制冷片连接的控制器,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正向和逆向工作,从而对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制热强度进行调节,其中,防冷凝绝热隔气层板把支撑件内的空腔分隔为远离双肩背包体的排汗腔和靠近双肩背包体的制冷腔,排汗腔靠近透气棉层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透汗孔,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设置在排汗腔侧,用于对从透汗孔进入的汗液进行加热挥发形成湿热空气,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设置在制冷腔侧,用于对制冷腔内的空气进行制冷形成冷空气,支撑件的下侧设置有进风口,上侧设置有出风口,温度调节部还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内的风扇,用于把湿热空气和冷空气排到出风口处进行混合形成一定温度的混合空气,该混合空气从出风口排出并与使用者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温度调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冷暖双供式太阳能背包,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出风口处敷设有用于吸收水汽的除湿膜,
出风口上还安装有全热换热板,用于使排汗腔和制冷腔内的热冷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冷暖双供式太阳能背包,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控制部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上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温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冷暖双供式太阳能背包,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控制器为旋钮开关,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电流方向和大小,从而控制制冷半导片的正向、逆向工作以及工作强度,进而对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制热的强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冷暖双供式太阳能背包,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撑件的材料为铝。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冷暖双供式太阳能背包,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双肩背包体上还设置有与锂电池连接的USB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移动设备进行供电。
发明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08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