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电流CT取能装置及防过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1212.7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四全;何青连;范彩云;韩坤;刘堃;李生林;王晓民;闫鑫;王超;王宇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H02J7/3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电流 ct 装置 压电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电流CT取能装置及防过压电路,包括CT取能线圈、第一整流模块、储能电容和输出模块,所述CT取能线圈与第一整流模块的交流侧连接,第一整流模块的直流侧与储能电容并联连接,储能电容还并联连接有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输出接口,还包括与储能电容并联的高压监视模块,以及与储能电容并联的旁路模块,所述高压监视模块用于监视储能电容电压,当储能电容电压大于设定电压值时控制所述旁路模块投入,以旁路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输出。本发明选择合适的CT电流为储能电容充电,使储能电容的工作电压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了交流电流CT取能装置的稳压性能,防止了若CT电流较大时,其输出的功率较高将损坏负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电位的电子设备CT取能电源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电流CT取能装置及防过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电能质量(如电能的稳定性、不间断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安全、稳定地运行,是目前智能电网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工作在高压输电线路上的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如电力线路在线检测装置、线路设备防盗装置等,由于大多的输电线路地处偏远,难以按常规办法解决电源供给问题,因而这些设备的供电一般采用太阳能、电池、微波、光供电等方式。太阳能供电由于受能量转换率、气候环境及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充分满足设备对供能在全天候方面和长期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因此不得不加入蓄电池以存储电能,而且太阳能电池板体积庞大也不利于安装。采用电池供电,由于蓄电池本身的寿命问题(一般2到3年)使得设备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导致高压输电线路上难以普及,难以实现在线实时监控功能。光供电方式是由低压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经光纤传送到高压端再转化为电能为设备供电,该方式受地理条件限制,因高压架空线多经过一些偏僻地区,如山区、森林等,需要另外增加低压端,进而增加了成本,而且设备复杂,成本高,转换效率与功率不大。因此,常采用交流电流CT取电的方式,使其能够长期稳定的为架空线路高压侧设备尤其是在线检测设备提供足够的功率。
但是交流电流CT取电存在一些问题,当取能CT输出的电流较低时,其输出的功率自然较低,不能维持负载的功耗,如果在CT电流较低时强行负载供电,会造成负载的电压波动很大,甚至损坏电器设备。当CT输出的电流较大时,其输出的功率自然较高,超过负载的功率,如果不限制CT的输出能量,同样会烧毁电子设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使CT取能电源工作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电流CT取能装置及防过压电路,用于解决当CT取样电流过大时,造成负载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交流电流CT取能装置,包括CT取能线圈、第一整流模块、储能电容和输出模块,所述CT取能线圈与第一整流模块的交流侧连接,第一整流模块的直流侧与储能电容并联连接,储能电容还并联连接有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输出接口,还包括与储能电容并联的高压监视模块,以及与储能电容并联的旁路模块,所述高压监视模块用于监视储能电容电压,当储能电容电压大于设定电压值时控制所述旁路模块投入,以旁路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监视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二稳压管(2W1)和第一分压电阻(2R3);所述旁路模块包括旁路电阻(2R1)和旁路开关管(2DK1);所述第一分压电阻(2R3)的分压端通过第三稳压管(2W2)与所述旁路开关管(2DK1)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三稳压管(2W2)击穿时触发导通所述旁路开关管(2DK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2R3)还串联第二分压电阻(2R4);所述高压控制模块还包括有持续导通支路,所述持续导通支路用于在旁路开关管(2DK1)导通后短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2R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12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