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炮孔快速封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1829.9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陆丽园;王晓云;王作鹏;李娟娟;张冲;赵显莹;于魏清;滕威;周大鹏;夏光;张计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18 | 分类号: | F42D1/18;B01J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封堵 方法 | ||
1.一种炮孔快速封堵方法,利用快速封堵系统,将原料土烘干、破碎、过筛制备封堵用的土,过筛后的土计量造粒,最后将经过计量并制好的粘土颗粒用空压机吹入炮孔中实现封堵;所述快速封堵系统包括烘干装置、破碎装置、过筛装置、提升装置、料箱、计量螺旋、计量喷雾装置、造粒机、输送螺旋、空压机;所述原料土先送入烘干装置烘干,而后由破碎装置破碎,最后送入过筛装置过10~20目筛制备封堵用的土;过筛后的土经过提升装置送入料箱,在料箱下部设置计量螺旋,计量螺旋埋在物料中,计量螺旋把土送入与料箱出料口连接的造粒装置中,根据计量螺旋输出的土质量确定计量喷雾装置的转速使其输出相应量的水,使加湿后土的含水率在10~20%之间,边喷雾边转动,将土制成直径3~6mm的颗粒;随着造粒机地旋转,粘土颗粒将沿造粒机边缘溢出,进入输送螺旋装置进料口内,造粒后的土进入输送螺旋装置,输送螺旋装置的螺距设置由小变大,使物料受力越来越小,确保物料一直保持松散状态,粘土颗粒在螺旋的推动及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输料管,和压缩空气一起吹入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孔快速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为粘土,烘干后的粘土堆积密度为1.35g/cm3,加湿后的堆积密度为1.45~1.55 g/cm3;
对于生产能力为300kg/h的快速封堵系统,所述粘土含水量为18%,造粒后粘土堆积密度为1.53 g/cm3,所述空压机的风压为0.48 MPa,所述输送螺旋的转速为16r/min,产能为300kg/h,所述造粒机的转速为13r/min、倾角为43°、产能为300kg/h,所述计量喷雾装置的流量为54kg/h,所述计量螺旋的转速为12r/min,产能为246kg/h;
对于生产能力为400kg/h的快速封堵系统,所述粘土含水量为15%,造粒后粘土堆积密度为1.5g/cm3,所述空压机的风压0.5 MPa,所述输送螺旋的转速22r/min,产能400kg/h,所述造粒机的转速15r/min、倾角45°、产能400kg/h,所述计量喷雾装置的流量60 kg/h,所述计量螺旋的转速17r/min,产能340kg/h;
对于生产能力为500kg/h的快速封堵系统,所述粘土含水量为12%,造粒后粘土堆积密度为1.46g/cm3,所述空压机的风压为0.55 MPa,所述输送螺旋的转速为28r/min,产能为500kg/h,所述造粒机的转速为17r/min、倾角为48°、产能为500kg/h,所述计量喷雾装置的流量为60 kg/h,所述计量螺旋的转速为22r/min,产能为440kg/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孔快速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在吹料时先伸入炮孔底部,随着物料吹入炮孔,输料管按一定的速度从炮孔中退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孔快速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封堵系统中,将料箱、计量螺旋、造粒机、计量喷雾装置、输送螺旋、空压机安装在一个独立的车上,设备动力来源于车上的发动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孔快速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末端安装宝塔接头,在宝塔接头另一端安装环形网筛,为防止网筛把起爆器材的引线拔出,在网筛上设置一个缺口,缺口尺寸由起爆器材的种类来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炮孔快速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尺寸的设置,当起爆器材为电雷管或导爆管雷管时:缺口宽a≥5mm,缺口高b≥5mm;当起爆器材为导爆索时:缺口宽a≥8mm,缺口高b≥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孔快速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喷雾装置由水箱、水管、过滤器、计量泵和喷头依次连接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炮孔快速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炮孔的直径≥50mm,输料管的内径为32mm,空压机的输出风压为0.4~0.8MPa,所述宝塔接头公称直径为32mm,环形网筛的内径32.5mm,外径比炮孔直径略小,厚度是2mm,网眼直径是2mm,网眼的间距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18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