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细胞复苏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1936.1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向锋;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向锋;王晓军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10;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倪金磊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复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干式细胞复苏仪。
背景技术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对细胞生物资源进行保存的重要方式是液氮冷冻,即将细胞冻存于液氮罐中,当实验需要时,再取出冻存细胞进行复苏。在细胞复苏时,最佳操作是将液氮罐刚取出的细胞冻存管快速升温至37℃,使之迅速通过细胞最易受损的-5~0℃,以避免冰晶重新结晶对细胞造成伤害,导致细胞的死亡。
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实验人员通过镊子夹取2~4支细胞冻存管,在普通水浴锅内通过剧烈晃动使细胞快速解冻,但这种常规操作方式很难完成大批量细胞的复苏工作;也有公司通过在水浴锅内添加单独的托盘,实现同时解冻多管细胞的做法;但是由于细胞冻存管从液氮内取出时本身温度就在零下一百多度,同时将多管细胞放入水浴锅时,必然造成该区域的水温在长时间内达不到37℃,与传统方法解冻单管细胞相比,延长了细胞复苏的时间,违反了细胞“慢冻速溶”的原则,增加重复结晶的风险,降低了细胞活性。水浴复苏细胞也增加了细胞污染的可能,不能满足细胞生产、冻存、复苏全流程无菌化操作要求。
此外,传统的细胞复苏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复苏过程,不能保证复苏的准确时间;且也不能够实时监测复苏器温度的变化,不能保证复苏的准确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干式细胞复苏仪,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式细胞复苏仪,包括功能舱,功能舱包括舱体和能够盖合于舱体的舱盖;舱体设有导热托盘和能够对导热托盘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元件;舱盖设有导热盖板和能够对导热盖板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元件;当舱盖盖合于舱体时,导热盖板与导热托盘之间共同形成工作腔;舱体内设有振动电机,舱体底部设有弹性支撑部。
本发明通过加热元件进行干式加热,再利用导热介质材质制成的托盘和盖板进行导热,导热盖板与导热托盘之间共同形成细胞工作腔进行细胞复苏,以代替传统的水浴装置,采用干式细胞复苏,避免了水浴细胞复苏带来的污染风险;还通过设置振动电机和弹性支撑部,能够实现水平圆周震荡功能,振动电机带动功能舱做水平圆周震荡,弹性支撑部提高功能舱震动的效果,继而带动工作腔内的细胞冻存袋或细胞冻存管震荡,使融化的液体及时混匀,受热均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部为四个,且分别设于舱体的四个角落,弹性支撑部包括弹簧和吸盘,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舱体,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吸盘。由此,吸盘可以将功能舱进行固定,弹簧可以配合振动电机使功能舱做水平圆周震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为帕尔帖、石墨烯电热膜或陶瓷发热板。由此,能够提供干式加热,不会对细胞复苏带来污染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热托盘位于工作腔的一侧面为平面,导热盖板位于工作腔的一侧面为平面。由此能够对细胞冻存袋进行细胞复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热托盘位于工作腔的一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半弧凹槽,导热盖板位于工作腔的一侧面设有多个与第一半弧凹槽配合形成管腔的第二半弧凹槽。由此能够对细胞冻存管进行细胞复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作腔包括冻存袋工作腔和冻存管工作腔;导热托盘位于冻存袋工作腔的一侧面为平面,导热盖板位于冻存袋工作腔的一侧面为平面;导热托盘位于冻存管工作腔的一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半弧凹槽,导热盖板位于冻存管工作腔的一侧面设有多个与第一半弧凹槽配合形成管腔的第二半弧凹槽。由此,既能对细胞冻存袋进行细胞复苏,又能对细胞冻存管进行细胞复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热盖板位于工作腔的一侧面设有导热硅胶。由此,导热硅胶将自行适应细胞冻存袋上表面的三维形状,使其与导热盖板之间完全没有空气缝隙,能够进行均匀和快速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热盖板位于工作腔的一侧面设有导热硅胶;导热托盘的第一半弧凹槽表面设有导热硅胶。由此,导热硅胶将自行适应细胞冻存袋或细胞冻存管表面的三维形状,使其分别与导热盖板和导热托盘之间完全没有空气缝隙,能够进行均匀和快速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向锋;王晓军,未经何向锋;王晓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19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门锁片装配与拆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壶瓶盖组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