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圆筒车库的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2001.5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薛之桂;张玉光;王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季快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8 | 分类号: | E04H6/08;E02D17/02;E02D31/02;E03F5/10;E02D5/18;E02D5/2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11010 | 代理人: | 焉明涛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圆筒 车库 建造 方法 | ||
1.一种地下圆筒车库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先确定的待建地下圆筒车库的中心、建造半径、主体墙参数和桩深度,在拟建场地建造环状主体墙;
基于预先确定的建造深度,在所述主体墙所围成的范围内进行所述车库的主体挖掘;
在所述主体挖掘完成后,进行垫层和底板防水层铺设;
在所述底板防水层上,围绕所述车库的车库轴线建造至少2个储水池;
在所述储水池上建造环状车库底板,在所述车库底板上,自下而上依次搭建各停车层;
在最上层停车层搭建完成后,在预先浇筑的冠梁上简支车库顶盖,其中各停车层和所述车库盖板均为环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先确定的待建地下圆筒车库的中心、建造半径、主体墙参数和桩深度,在拟建场地建造环状主体墙,包括:
基于所述中心、所述建造半径和所述主体墙参数,在拟建场地建造具有主体墙环向形状的导墙;所述主体墙为多个咬合桩或连续墙相互咬合围成的环状结构;其中相邻两个咬合桩或连续墙为素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基于所述环向形状和所述桩深度,按照预设施工顺序进行打孔,并浇灌形成所述素混凝土结构和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所有素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灌完成后,拆除所述导墙,并甩出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
基于甩出的钢筋进行冠梁的浇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中心、所述建造半径和所述主体墙参数,在拟建场地建造具有主体墙形状的导墙,包括:
基于所述中心、所述建造半径和所述主体墙参数,在拟建场地确定所述导墙的外环边界;
当所述外环边界与所述拟建场地周边的建造边界和/或无建筑边界的距离分别达到相应预设的距离阈值时,建造具有主体墙形状的导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主体墙形状和所述桩深度,按照预设施工顺序进行打孔,并浇灌形成所述素混凝土结构和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导墙上进行试成孔;
对所述试成孔进行地质勘查,得到勘查数据;
基于所述勘查数据修正预先确定的主体墙参数;
基于修正的主体墙参数,在所述导墙修正主体墙环向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主体墙形状和所述桩深度,按照预设施工顺序进行打孔,并浇灌形成所述素混凝土结构和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包括:
在选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钢筋检测装置;
在选择的素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分别设置测斜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各储水池通过管道进行串联;
在至少一个储水池中设置消防水泵和通向最上层消防控制室的竖向管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消防用水量确定储水池串联数量。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停车层之间设置有检修楼梯;每个停车层的任意两个车位之间设置有支撑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包括最底层停车层、多个中间层停车层和最顶层停车层;
搭建任一中间层停车层,包括:
保留其下层停车层的检修楼梯对应的两个支撑柱,在其余每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上搭建预制的车位平板;在保留的两个支撑柱之间搭建该层检修楼梯;
在该层停车层上围绕所述车库轴线设置多个支撑柱。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最上层停车层搭建完成后,在所述冠梁上简支车库顶盖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车库顶盖上设置1个楼梯间开口,以及N个通风口和检修口;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在各停车层和所述车库盖板围成的环状空间内搭建竖直机动车升降旋转设备;
在每层停车层的检修楼梯与所述机动车升降设备设置前室,所述前室设置有防火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季快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季快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0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TRIZ的共享单车停车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立体停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