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脱脂小麦胚芽为原料制备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活性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2860.4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晖;武文佳;赖富饶;张猛猛;闵甜;李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00 | 分类号: | C07K16/00;C12P21/06;C07K1/36;C07K1/30;C07K1/16;C07K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脂 小麦 胚芽 原料 制备 免疫球蛋白 免疫 活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深加工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涉及以脱脂小麦胚芽为原料制备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活性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胚芽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是小麦的生命源泉,被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由于小麦胚芽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色素和酶,会影响面粉的色泽及贮藏期,因此在制粉过程中往往将小麦胚芽剔除。我国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小麦胚芽量高达几百万吨,但绝大多数都未被合理利用。目前对于小麦胚芽油的利用率较高,而剩余的脱脂小麦胚芽粕往往作为饲料或者直接丢弃,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如何利用脱脂小麦胚芽粕,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脱脂小麦胚芽中蛋白含量约为30%,其中球蛋白占的比例约为15.6%。球蛋白的氨基酸含量均衡,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在麦胚各蛋白中最高,其中苏氨酸、缬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除蛋氨酸外,其它必需氨基酸与FAO/WHO推荐模式相符。其次球蛋白的蛋白消化率在麦胚各蛋白中最高,是非常有价值的天然蛋白质。经过免疫活性评价发现,球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效果。目前对于免疫蛋白主要是乳源及大豆源,小麦胚芽蛋白未见报道。多肽是蛋白质的酶解产物,多肽与蛋白质相比,更容易被机体所利用。目前已报道的免疫活性肽已有很多,但是主要是动物源活性肽。众所周知,植物源活性肽相对动物源,更加安全、健康,来源广泛,因此植物源的免疫活性肽越来越受到关注。植物源中大豆免疫活性肽报道的较多,而小麦胚芽源免疫活性肽尚未被报道。因此以小麦胚芽为原料,开发免疫活性蛋白和多肽对增加小麦的附加值也具有深远意义。
蛋白及多肽的免疫活性评价方法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其中非特异性免疫指细胞的固有免疫,而特异性免疫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本发明建立的免疫评价体系涵盖了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其中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属于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属于细胞免疫,而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一氧化氮、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具有杀伤侵入的外来物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以脱脂小麦胚芽为原料制备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活性肽的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得蛋白含量为85.3%,分子量主要分布在37kDa和55kDa,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T)为42.49%,蛋白质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分数(PDCAAS)为0.42的免疫球蛋白以及水解度为9.1%-20.1%,分子量低于1450Da,蛋白含量为72.2%-84.6%,可溶性肽得率为40.3%-69.3%的免疫活性肽。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以脱脂小麦胚芽为原料制备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活性肽的方法,取脱脂小麦胚芽为原料,经过盐提酸沉,透析及冷冻干燥得到免疫球蛋白;用蛋白酶对球蛋白进行水解、大孔树脂吸附与解离,浓缩及冷冻干燥,获得水解度为9.1%-20.1%,分子量低于1450Da,蛋白含量为72.2%-84.6%,可溶性肽得率为40.3%-69.3%的球蛋白免疫活性肽。
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小麦胚芽球蛋白的制备:将过100-300目的脱脂小麦胚芽粉以1:10-1:30w/v的比例加入水,在20-40℃下搅拌1-3h,6000-9000r/min低温离心10-20min后,将沉淀继续以1:10-1:30w/v的比例添加50-100mM Tris-HCl(pH 8.0)所述Tris-HCl中含0.3-0.5M NaCl的溶液,同样在20-40℃下搅拌1-3h,6000-9000r/min低温离心10-20min;获得的上清液用0.1-1M的HCl调pH至4.0,6000-9000r/min低温离心10-15min后,复溶并调pH至7.0,然后透析并冷冻干燥,得到麦胚球蛋白;
(2)酶解:将上述所得麦胚球蛋白配成4%-5%的蛋白溶液,在90-95℃保温5-10min,再冷却至37-55℃,用0.1-1M NaOH调节pH,使pH值在7.5-8.0,加入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或中性蛋白酶,在37-55℃水浴下水解3h,反应过程中不断加入1M的NaOH,使pH保持不变,水解完成后,调节pH至7.0,95-100℃灭酶5-10min,冷却后,6000-9000r/min离心5-10min,保留上清液并冷冻干燥,得到多肽;
(3)大孔树脂吸附与解离:将上述得到的多肽配成浓度为10-30g/L的溶液,吸附到大孔树脂后,用水洗脱至流出液的吸光值与水接近,再用75%的乙醇洗脱,收集,旋转蒸发后冷冻干燥,得到免疫活性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胞色素C溶液澄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羊抗人肌红蛋白抗血清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