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噻吩基乙烯-三萘嵌二苯酰亚胺近红外荧光分子开关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3180.4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强;谢诺华;李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6 | 分类号: | C07D471/06;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吩 乙烯 三萘嵌二苯酰 亚胺 红外 荧光 分子 开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噻吩基乙烯-三萘嵌二苯酰亚胺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由2~4个二噻吩基乙烯基团与单个三萘嵌二苯酰亚胺基团通过氧桥键非共轭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噻吩基乙烯-三萘嵌二苯酰亚胺分子,其特征在于,其为四(R-二噻吩基乙烯)-三萘嵌二苯酰亚胺,其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通式:
其中,R为-H、-C1-C12烷基、-OH、杂环或聚合物链,所述n为0~12的整数,X为O、S或N;R1为-H、-C1-C12烷基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R-二噻吩基乙烯)-三萘嵌二苯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化合物A、化合物B和碳酸钠均匀分散于乙二醇二甲醚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Pd(PPh3)4,加热至80~100℃反应12~24h,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C,所述A,B和C的分子结构如式(A),式(B)和式(C)所示;
(2)将所述化合物C、对羟基苯硼酸和碳酸钠均匀分散于乙二醇二甲醚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Pd(PPh3)4,加热至80~100℃反应12~48h,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D,其分子结构如式(D)所示:
(3)将化合物E、化合物F和碳酸钾均匀分散于甲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铵和催化剂Pd(PPh3)4,加热至70~90℃反应12~24h,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G,所述E、F和G的分子结构如式(E),式(F)和式(G):
(4)将所述化合物G和碳酸钾均匀分散于乙醇胺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00~150℃反应6~12h,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H,其分子结构如式(H)所示;
(5)将所述化合物H溶于氯仿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10~50摩尔当量的液溴,加热回流8~24h,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J,其分子结构如式(J)所示;
(6)将所述化合物D、化合物J和碳酸钾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60~100℃反应8~24h,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K,即为式(Ⅰ)所示的近红外荧光分子开关,其中取代基R为R1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反应温度为13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滴加液溴摩尔当量为30。
7.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二噻吩基乙烯-三萘嵌二苯酰亚胺分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近红外荧光分子开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分子开关通过>495nm的可见光或300nm~400nm的紫外光控制其荧光开关行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分子开关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应用于近红外生物成像,通过光调控其自组装形成微纳米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31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