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苗嫩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73325.0 申请日: 2017-04-21
公开(公告)号: CN107125758A 公开(公告)日: 2017-09-05
发明(设计)人: 夏泳;顾守智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禾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顾守智
主分类号: A23L33/105 分类号: A23L33/105
代理公司: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代理人: 姚宇吉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麦苗 嫩叶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小麦苗嫩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麦苗提取物和麦绿素片主要以大麦苗作为原料进行技术开发的。虽然同为越冬的麦科类作物,但小麦苗与大麦苗有诸多不同之处:一是生长速度的差异,大麦苗比小麦苗生长更快,根据本发明人在长江流域北纬31°区域多年的种植实验表明:同一时间种植的大麦和小麦(施同样的底肥),前者生长到30cm约需60天,后者则需要90天左右;二是两种麦苗的性状差异,大麦苗叶脉和麦杆更显肥壮、柔软,且水分含量高,颜色偏嫩绿,而小麦苗叶脉和麦杆则偏薄和细,比较硬,颜色深绿,水分含量相对较低;三是两种麦苗的耐寒性差异,当连续4天以上出现-4℃以下低温冰冻天气时,大麦苗会出现大面积的黄叶(主要是苗尖),而小麦苗则不会出现黄叶;四是营养成分的差异,小麦苗因生长期长,叶绿素、矿物质、SOD等成分含量更高,而显得更肥壮的大麦苗则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粗多糖等方面的指标占优。上述差异注定了小麦苗的提取须在大麦苗提取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技术升级。

现有的大麦苗(嫩叶)提取技术主要经过以下流程:清洗→叶面热风去水→破碎(破壁)→滤压(轧带结合滚筒)→浆渣分离→浓缩→添加抗氧化剂和麦芽糊精之类的敷料→瞬时喷雾干燥→出粉。

现有技术生产的麦绿素原料和片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虽颇具竞争力,但其技术和产品还存在着以下缺陷:

1、大量的添加物导致提取物纯度降低:现有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添加物主要为:麦芽糊精、海藻粉、糙米粉或仙人掌,添加比例在5~20%之间,这些添加物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麦苗原浆中的固形物浓度,利于喷雾干燥成粉(尤其麦芽糊精可包裹和吸附原浆中的微小固形物)。但是,这些添加物的存在会导致麦苗提取物(麦绿素)的纯度明显降低,而且提取物中的淀粉比例也明显增加,尤其麦芽糊精和糙米粉,其主要成分就是淀粉,而淀粉在人体通过酶的作用会转化为葡萄糖,由此造成糖尿病人群血糖指数升高。因此,这种工艺生产的麦绿素不适宜糖尿病人群长期食用。

2、高温导致麦苗中重要的活性成分降低:因大麦苗含水量高,为便于浓缩,现有技术主要采用60—85℃的热风除去清洗后的麦苗表面水分(热风来源于锅炉,成本较高),所需时间长达3~5分钟,就在这3~5分钟里,麦苗中鲜活的维生素C、SOD等成分在高温的作用下会损耗10%以上,以此工艺提取的麦绿素,其维生素C的含量通常在260~370mg/100g之间,SOD的含量在9000~18000U/g之间。

3、破碎(破壁)技术的落后导致破壁效果欠佳和安全隐患:麦苗的破碎(破壁)靠的是安装在中轴牙床上的数十颗齿状钢牙在高速旋转中产生破碎效果,现有的制备工艺中,所用的“钢牙”为普通的碳钢材料,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材质的“钢牙”因强度、耐磨性和韧性欠佳,使用寿命只有450小时左右,当大批量加工麦苗时,因高强度摩擦产生高温和部件疲劳,有出现过“钢牙”破损脱落飞出破碎机的情况,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钢牙”的齿面快速磨损也导致了对麦苗的破壁效果欠佳,麦苗中大量的有效固形营养物随着废弃的麦渣流失。由此可见,加工更加坚硬的小麦苗,若用上述普通碳钢材质的“钢牙”进行破碎,显然行不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小麦苗嫩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零添加”的前提下获得一种新的麦绿素提取工艺,以实现出粉得率明显提高,而且营养成分更加丰富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苗嫩叶提取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选择新鲜越冬小麦苗,长度为25-35厘米,进行清洗;

步骤b,除去麦苗表面水分:清洗后的小麦苗进入带震动功能的震动脱水输送机,然后送至提升输送机中,通过安装在提升机上方的多台风机进行风力去水,此步骤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麦苗水分,以节省后面的浆汁浓缩去水时间;

步骤c,去水后的小麦苗输送到破碎机进行破碎;

步骤d,破碎后的小麦苗进入滤压机,完成浆渣分离;

步骤e,分离后的麦浆进行浓缩,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小麦苗嫩叶提取物粉末。

进一步,步骤b中震动脱水输送机的振动频率为18~25次/秒,上下振幅范围控制在2~4cm。

进一步,步骤b中,所述风机为三台,纵向并列安装在提升机上方,相邻两台风机之间的间距为75cm,每台风机的功率为175W~250W。

进一步,所述三台风机沿麦苗的输送方向功率依次减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禾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顾守智,未经浙江禾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顾守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3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