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型高选择性核壳结构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3775.X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2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巩金龙;蔡伟亭;慕仁涛;孙国栋;伍腾芳;曾亮;赵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03 | 分类号: | B01J29/03;C07C5/333;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选择性 结构 双金属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负载型高选择性核壳结构双金属催化剂在丙烷脱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载体上负载金属铂和3d金属,以载体质量为100wt%,金属铂的质量百分数为0.5%—1%;金属铂和3d金属的摩尔比为(3—5):(0.75—1);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一层由金属铂组成的壳层,在催化剂中形成由金属铂和3d金属组成的内核,且自表面到内核,金属铂的分布含量逐渐减少,3d金属的分布含量逐渐增多;3d金属为Fe、Co或者Ni;负载型高选择性核壳结构双金属催化剂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将载体置于浸渍体系中进行搅拌浸渍,直至浸渍体系中溶剂全部蒸发,以使浸渍体系中金属铂和3d金属负载到载体上;3d金属为Fe、Co或者Ni;浸渍体系由去离子水、乙醇和金属前驱体水溶液组成,去离子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2):(1—3);在金属前驱体水溶液中,金属铂和3d金属的摩尔比为(3—5):(1—1.5);以载体质量为100wt%,金属铂的质量百分数为0.5%—1%;
步骤2,将负载金属铂和3d金属的载体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焙烧形成金属氧化物,以2—5℃/min的速度自室温20—25摄氏度升至300—350℃焙烧2—4h;
步骤3,在氢气—氩气气氛下对经步骤2处理的载体进行高温还原,以2—5℃/min的升温速率自室温20—25摄氏度升至400—450℃保持温度还原4—6h,在氢气和氩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数为5—10%;金属铂倾向于富集到材料的表面,3d金属倾向于富集到材料内部,自材料的表面到内核,金属铂和3d金属呈现出恰恰相反的分布趋势,金属铂的分布含量逐渐减少,3d金属的分布含量逐渐增多;
步骤4,将步骤3高温还原的催化剂进行酸处理,以去除表面残留的3d金属,形成一层由金属铂组成的壳层,以及由金属铂和3d金属组成的内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高选择性核壳结构双金属催化剂在丙烷脱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金属铂的质量百分数为0.75%—0.8%,金属铂和3d金属的摩尔比为3:(0.75—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负载型高选择性核壳结构双金属催化剂在丙烷脱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载体为市售SBA-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负载型高选择性核壳结构双金属催化剂在丙烷脱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使用时,催化剂进行压片处理,以得到20-40目的颗粒状催化剂进行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负载型高选择性核壳结构双金属催化剂在丙烷脱氢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使用时,催化剂装入反应器,通入氮氢混合气,在3—5℃/min的升温速率自室温20—25摄氏度升至600—620℃并保温对催化剂进行还原,还原时间至少0.5小时,氮氢混合气中氢气体积百分数为10-15%;待还原完成后,控制反应器温度为550-650℃,以丙烷质量空速为3-10h-1通入反应气进行反应,其中丙烷和氢气摩尔比为1:1,平衡气为氮气,丙烷、氢气和氮气的体积比7:7: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37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