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木塑料组合模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3970.2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九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4 天津市东丽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塑料 组合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钢木塑料组合模板。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行业在现阶段各项施工技术相比国外比较落后,一贯采用比较传统的施工模式,虽然在一些细节上经过经验累积有所进步,但是总的施工方法仍采用的是传统模式。剪力墙模板体系一直采用木方、钢管、模板、丝杆等多种材料拼装而成,持续多年。但该施工方法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模板的组装、拆除工序多,从而导致劳动力的浪费;
2.剪力墙模板易损坏,一般情况在8层左右就需更换;
3.剪力墙加固系统采用木方竖放,钢管水平用丝杆等材料扭紧,容易出现丝杆、丝帽滑丝,三型卡断裂,该情况一出现将会出现涨模,影响质量、浪费材料;
4.剪力墙整体的质量无保证。墙体的截面、垂直、平整度严重超过规范的要求,对主体及竣工验收带来诸多不便;
5.材料的种类太多、费用太高,需采用模板、木方、钢管、扣件、丝杆、山型卡、螺母等材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钢木组合模板,能够避免传统模板支设出现的弊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木塑料组合模板,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钢木塑料组合模板,包括钢框骨架、胶合板,所述钢框骨架包括内层骨架和外层骨架;所述内层骨架的内侧和所述外层骨架的内侧均设有所述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骨架和所述外层骨架均包括若干板块,相邻的所述板块由连接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板块包括若干横梁和四个侧栏,所述四个侧栏组成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内设有所述横梁。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竖直设有竖梁。
进一步的,所述侧栏上设有若干穿孔,所述内层骨架和所述外层骨架之间通过所述穿孔连接若干连接条。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穿孔的间距为30cm。
进一步的,所述胶合板由硬木夹板制成,所述硬木夹板表面覆盖精细纤维木皮,所述硬木夹板和所述精细纤维木皮通过酚醛树脂薄膜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侧栏上还设有楔孔,所述连接附件通过所述锲孔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板块。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附件包括两个销子,所述销子设有端部,所述端部宽度大于所述锲孔宽度,所述销子本体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锲孔的宽度;所述销子上设有一个销子锲孔;第一个所述销子插入所述锲孔中,第二个所述销子插入第一个所述销子的销子锲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骨架和所述外层骨架之间设有若干拉条。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骨架与相邻的所述胶合板之间设有塑料板,所述外层骨架与相邻的所述胶合板之间设有塑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安装步骤简便,可与梁板一次性浇筑,节省传统模板的拼装、加固、校正时间,大大缩短建筑工期;2.所需木材极少,所需钢材仅占传统模板的20%-30%,相对于传统模板6-7次的周转次数,本申请的模板钢框骨架可达到150次以上的周转次数,极大的节省材料;3.避免出现传统模板因丝杆或丝帽滑丝出现的涨模等现象,大大提高混凝土的质量;4.具有很好的规格化,可按照尺寸进行分类堆放,便于材料管理;5.组装简单、方便、快捷,尺寸规格多样,坚固耐用,有效的节省各方面的成本。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板块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侧梁钢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横梁钢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销子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拉条结构示意图。
图7-9是本申请不同销子的横截面图。
其中,图中:
1、侧栏;2、横梁;3、穿孔;4、锲孔;5、铆钉;6、竖梁;7、钉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九,未经赵永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39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