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络贴膏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4133.1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0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引刚;刘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9/70;A61P19/08;A61P19/02;A61P29/0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络贴膏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四生通络贴膏是将原料药尸儿七,飞天蜈蚣七,生南星,生半夏,川芎,丁香,麻黄通过粉碎过筛制成超微粉;将原料药生地黄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加热至95℃,加热提取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干燥后粉碎;将上述药粉混合均匀;将原料药麻椒用芝麻油浸泡并煎炸,滤除药渣;医用压敏胶与麻椒油按22Kg:1L,置于油浴锅内255℃溶解;加入药粉反复搅拌研磨60min,待完全混合均匀后,加入冰片,再次搅拌制成药膏。本发明以中医“气血筋骨辨证”结合民间草医“四梁八柱”理论形成方剂,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滑膜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非常适合于疼痛病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膏,尤为涉及一种止痛贴膏。
背景技术
传统贴膏始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约公元315年),由中药饮片经麻油浸泡提取后与黄丹熬制而成,后经唐·孙思邈、明·李时珍等医家发展,直至清·吴尚先撰《理论骈文》贴膏专著,标志着传统贴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目前市面上仍可见到部分传统膏药如狗皮膏。但该药因含铅制剂,其安全性受到广泛质疑。
专利CN201110001832.1公开了一种纯中药制成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有局部麻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强筋健骨作用的膏药;专利CN201110227852.0公开了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椎炎骨质增生的散剂,具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除风散寒、消肿止痛、拔毒生肌、通络止痛之功效;CN201610129347.5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但是都药材组成多,疗效不佳。
透皮缓释技术是近年来外用贴膏研究的重点之一,可以恒定速率持续释放药物,延长有效作用时间,维持最佳血药浓度,虽然减少了皮肤刺激不良反应。但是,中药类贴膏仍然存在载药量少,处方缺乏中医理论指导,疗效不佳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药类贴膏存在载药量少,处方缺乏中医理论指导,疗效不稳定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络贴膏,用于制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颈椎病、滑膜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等疾病以中医“气血筋骨辨证”结合陕西太白地区民间草医“四梁八柱”理论配药组方,采用超微粉碎,浓缩提纯等制备方法制备一种安全性高的通络贴膏。
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通络贴膏,原料组成按照重量份比药物为:尸儿七30份-60份,飞天蜈蚣七30份-50份,生南星30份-60份,生半夏30份-50份,麻椒20份-40份,生地黄8份-12份,川芎6份-15份,丁香10份-15份,麻黄3份-6份,冰片2份-5份。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通络贴膏原料组成按照重量份比药物为:尸儿七45份-55份,飞天蜈蚣七45份-50份,生南星30份-45份,生半夏30份-45份,麻椒25份-35份,生地黄9份-11份,川芎10份-15份,丁香10份-12份,麻黄4份-5份,冰片3份-4份。
更加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通络贴膏原料组成按照重量份比药物为:尸儿七50份,飞天蜈蚣七50份,生南星30份,生半夏30份,麻椒30份,生地黄10份,川芎10份,丁香10份,麻黄5份,冰片3份。
本发明提供的通络贴膏优选采用贴剂。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通络贴膏的制作方法为:
(1)按重量份数将上述尸儿七,飞天蜈蚣七,生南星,生半夏,川芎,丁香,麻黄按常规方法先制成超微粉备用。
(2)将生地黄与蒸馏水固液比按1:(8~12)g/ml,混合均匀,加热温度至90℃~100℃,在此温度下加热提取时间每次为1~2小时,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干燥后粉碎备用。
(3)将上述步骤获得2种药粉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4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