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盐碱地恢复碱茅和小花碱茅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74161.3 申请日: 2017-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7047010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8
发明(设计)人: 黄迎新;范高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B79/02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代理人: 侯静
地址: 15008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盐碱地 恢复 小花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在盐碱地恢复碱茅和小花碱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外研究现状: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Szabolcs 1989),自20世纪初,盐碱化土地的恢复治理研究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Qadir et al.2001)。国际上盐碱化土地治理研究主要针对农田土壤,治理技术上,一方面基于盐碱化土壤水、盐运移规律,采取物理途径,如翻耙、覆盖秸秆、置沟筑垄等改造地表结构,改善水分渗透,降低水分蒸散,阻断盐分上升,或直接挖沟排水洗盐,以降低表土盐分以利于植物生长(Bakker et al.2010a,b);一方面基于盐碱化土壤的化学属性,利用钙离子或其他改良剂置换土壤交换性钠离子,降低土壤碱化度,常用的改良剂有:可溶性钙盐,如氯化钙和石膏;微溶性钙盐,如石灰石,聚合硫酸铝铁等(Armstong et al.1992;Mace et al.1999;Qadir et al.2001;Lebron et al.2002)。生物手段是一种新兴的治理技术,主要通过引入和选育耐盐碱的作物,提高盐碱土地的植物建植能力(Akhter et al.2004;Tripath et al.2005)。国际上,从事耐盐碱植物育种工作的研究机构主要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Davis实验室、美国盐土实验室、印度中央盐土研究所等(谢成陶,1993)。这些研究机构已经培育了多个耐盐小麦、水稻品种,并对这些作物的耐盐机制有深入的研究。除上述手段外,在盐碱土地中施肥,加入生物碳、绿肥等以肥治碱最近也被广泛用于盐碱化土地治理(Shaaban et al.2013;Srivastava et al.2014)。

国内研究现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研究盐碱化土壤的恢复治理工作,治理技术主要包括3方面:(1)物理改良:沙压碱、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及时松土、表层覆盖、抬高地形、微区改土、灌排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2)化学改良: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石油助剂、粉煤灰、黑矾、腐殖酸、泥炭、糠醛渣、醋渣等;(3)生物改良:植树以及其它耐盐植物,使用有机肥等。上述方法起初主要应用在重度盐碱化土壤中,在轻度或中度退化土壤上,这些改良方法效果仍然显著。但是盐碱化草地面积十分辽阔,还要考虑修复技术的经济效益,所以很难进行大面积的化学改良,近年来,利用生物改良方法,逐步开展生态修复,例如:围封、秸秆扦插、生物覆盖等。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控制原理,对盐碱化草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植物,改善土壤结构,也就是以生物改良为主,结合物理改良以及化学改良方法,利用生物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步修复盐碱化草地。

国内的各种研究技术与国际盐碱化草地修复技术基本相似,但是国内一些研究者也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开发了一些适合当地的技术。例如结合松嫩草地地处农牧交错区,秸秆资源丰富,开发了秸秆扦插改良退化草地;覆盖秸秆,改良土壤微环境,补播星星草、野大麦以及虎尾草等草本植物改良退化草地;以及通过移栽羊草,恢复退化草地,然而移栽羊草需要后期进行灌溉管理,这制约了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东北地区近年来还开展了盐碱地种水稻技术,然而,东北地区土地发生盐碱化区域都处于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而种植水稻的年耗水量达到了1600毫米,在河道附近开发盐碱地种水稻具有可持续性,然而,东北盐碱化土地大多远离河道,在该区域的盐碱地大面积种植水稻,必将会导致地下水位极度下降,水资源枯竭,造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未来东北地区盐碱化草地治理技术取得突破的方向,不但要考虑技术的效果,而且要考虑实际的经济效益,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资源,开展生态修复,提出成本低廉、方法有效、具有经济效益的恢复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盐碱地的移栽方法需要后期进行持续灌溉管理,制约了物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盐碱地恢复碱茅和小花碱茅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在盐碱地恢复碱茅和小花碱茅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用犁在盐碱地中平行地开出多条沟,从沟中挖出的盐碱土均匀地堆在沟的两侧形成盐碱土等腰三角形;所述沟的截面呈倒等腰三角形,沟的水平面处宽度L为5cm~15cm,沟的深度H为5cm~15cm;

二、将风沙土施到步骤一所开的沟中至风沙土最高处与步骤一中的盐碱土等腰三角形的最高点等高;

三、用播种机将碱茅种子或小花碱茅种子施入步骤二的沟中的风沙土中,碱茅种子或小花碱茅种子的施加量为20kg~40kg/公顷盐碱地,且碱茅种子或小花碱茅种子高于水平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4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