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滞留池过滤层填料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6513.9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0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崔咏军;樊绿叶;阙振业;傅大放;杨飞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东南大学;江苏东南海绵设施绩效评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卫麟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级配 天然有机质 过滤层 滞留 粗砂 烘干 细砂 工厂化加工 工厂化生产 重量百分比 技术要求 配比结构 渗透系数 土壤板结 运行过程 细沙 含水率 配合比 配比 砂料 原材 原土 加工 堵塞 码头 保证 | ||
1.一种生物滞留池过滤层填料,其特征在于:由天然有机质和连续级配的粗砂、连续级配的中砂以及连续级配的细沙组成,其中粗砂、中砂、细砂以及天然有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
粗砂 45~60% 中砂 10~25% 细砂 25~35% 天然有机质 1~2%
所述粗砂细度模数为3.702,中砂细度模数为1.887,细砂的细度模数为0.5625,所述天然有机质中有机物含量的比例为67%-8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滞留池过滤层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中砂、细砂的重量百分比为:
粗砂 50~55% 中砂 15~20% 细砂 28~32% 天然有机质 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滞留池过滤层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中砂和细砂均为黄河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生物滞留池过滤层填料,其特征在于:天然有机质为营养土、龙糠或木屑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5.一种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生物滞留池过滤层填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需筛分的前提下将连续级配的粗砂、中砂和细砂分别烘干至初始含水率1~3%;按比例将烘干后的粗砂、中砂、细砂及天然有机质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东南大学;江苏东南海绵设施绩效评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东南大学;江苏东南海绵设施绩效评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65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