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测绘卫星影像匹配可疑区域自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125.2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3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新明;岳庆兴;高小明;陈乾福;陈继溢;薛玉彩;谢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测绘 卫星 影像 匹配 可疑 区域 自动检测 方法 | ||
1.一种立体测绘卫星影像匹配可疑区域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生成立体影像的核线立体影像对,所述核线立体影像对包括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
步骤2,读取所述核线立体影像对,并通过对所述核线立体影像对的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分别进行小波变换,建立所述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的各自的影像金字塔;其中,所述影像金字塔包括多层金字塔影像,原始读取的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为第一层金字塔影像,经小波变换后得到的第二层及第二层以上的金字塔影像均包括一个影像区域和三个纹理区域;
步骤3:对于顶层以下的每一层影像金字塔的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逐层确定所述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中的可疑区域;其中,
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1,获取当前层左、右核线影像的视差初值,所述视差初值用于确定当前层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中的每个像点的视差搜索起点和搜索范围;
步骤3.2,对当前层小波变换后得到的纹理区域进行纹理分析,确定纹理缺失点和非纹理缺失点;
步骤3.3,基于步骤3.2确定的每个像点的视差搜索起点和搜索范围,计算左核线影像-右核线影像匹配代价和右核线影像-左核线影像匹配代价;
步骤3.4,对所述左核线影像-右核线影像匹配代价和右核线影像-左核线影像匹配代价进行全局优化,以基于不同路径组合和对应平滑模型获取多对视差图,
步骤3.5,基于步骤3.4确定的基于不同路径组合和对应平滑模型获取的四对视差图,初步确定影像中的可疑区域;
步骤3.6,进行左右匹配一致性检测,将符合左右一致性检测的点标记为有效点,不符合左右一致性检测的点标记为无效点;
步骤3.7,基于步骤3.2的纹理分析结果,对步骤3.6确定的视差图有效点和无效点进行碎片过滤;
步骤3.8,将经碎片过滤后的所有无效点对应的区域确定为当前层最终的可疑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投影轨迹法生成立体影像的核线立体影像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小波变换的过程具体包括:将第i层金字塔影像作为原核线影像,对所述第i层金字塔影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第i+1层核线影像,i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第i+1层核线影像包括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区域的影像,其中,左上区域的影像为影像区域,其包含长宽均为原核线影像二分之一的缩小影像,右上、左下和右下这三个区域为纹理区域,其包含了原核线影像的纹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2.1,将小波变换后得到的三个纹理区域叠加后形成一幅二值图,用0代表有纹理,255代表无纹理;
步骤3.2.2,对该二值图作膨胀处理后,确定纹理缺失点和非纹理缺失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3.1,对通过步骤1获得的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进行CENSUS变换,获得左核线影像和右核线影像的每个像点的CENSUS值;
步骤3.3.2,基于步骤3.3.1计算的每个像点的CENSUS值,计算左核线影像-右核线影像匹配代价和右核线影像-左核线影像匹配代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未经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1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瓷砖(PWD5001Y01z)
- 下一篇:瓷砖(PW2001H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