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DSE真菌及蓝莓组培苗快速菌根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651.9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宿红艳;程显好;宋方圆;李媛媛;孙志超;曹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0;A01P21/00;A01G18/00;A01G18/20;A01G18/5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se 真菌 蓝莓 组培苗 快速 菌根 方法 | ||
一株DSE真菌及蓝莓组培苗快速菌根化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为R16,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885。本发明还建立了所述菌株与蓝莓组培苗快速菌根化的方法。该体系采用灭菌苔藓作为无菌条件下的共培养基质,DSE接种剂采用液体培养方法。与现行的采用菌块接种的方法相比,接种液体培养的菌株R16生长快,与蓝莓根菌接触充分,共培养时短,定植率高。DSE菌株R16对蓝莓组培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DSE菌的蓝莓苗生长有显著优势,叶片大而浓绿,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株DSE真菌及蓝莓组培苗快速菌根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根内,且具有深色有隔菌丝的菌根真菌。已有的研究证实,DSE与宿主互惠共生,赋予植物优良生长性状,能提高宿主抗病虫能力及在胁迫环境中的抗逆性。
蓝莓(Vaccinium spp.)又称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兴果树树种,栽培面积的扩大对蓝莓苗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大。蓝莓苗的繁育主要采用硬枝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方法。其中,组织培养方法繁殖速度快,适宜于优良品种的无病毒工厂化苗木繁育。目前,尽管许多蓝莓品种的组培快繁体系已建立,但仍存在幼苗生根困难,叶片发黄,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成为制约蓝莓苗规模化组培快繁的主要障碍。对蓝莓苗进行有益促生菌的接种,快速实现其菌根化是克服蓝莓组培苗生长缓慢,提高成活率的一个有效措施。
目前,已有学者对DSE与植物在无菌条件下的共生培养体系开展研究。现行的方法多是采用改良的植物固体培养基,接入的DSE菌种是菌块或菌片的形式。但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DSE菌片在植物培养基中生长缓慢,植物根系不能与DSE充分接触,从而造成共培养周期长、侵染效率低的情况。因此,上述方法不适于根系纤细不发达植物如蓝莓与DSE的共生培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株DSE真菌及蓝莓组培苗快速菌根化的方法,所述菌株为R16,其分类命名为Tricladium splendens,已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 CGMCC)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885。该菌株菌落为灰白色,绒毡状,边缘光滑,菌落背面灰黄色。菌丝分叉,由主轴从不同平面发出2个侧枝,顶部渐尖,菌丝内有隔,能产生孢子。
本发明为解决蓝莓组培快繁中幼苗生根率低,生长缓慢,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稳定高效的DSE菌与蓝莓组培苗共生体系为研究DSE与蓝莓互作机理提供了理想实验系统,也为建立DSE与其它植物尤其是根系纤细植物的共生体系提供借鉴。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株DSE真菌,所述菌株为R16,其分类命名为Tricladium splendens;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388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菌株与蓝莓组培苗快速菌根化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蓝莓苗的培养
选取生长状态良好,株高4-5cm的蓝莓组培苗进行快速繁殖,选取繁殖的高 5-7cm生长状态良好的蓝莓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
2)DSE接种剂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6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